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54785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有明显的转变,从过去单一的传授知识到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及学习能力。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上,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随着2011版课程标准的出台,再次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依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及令人担心的问题,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现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

2、意见:1、忽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是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科学课、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特有的工具性,轻视字词句等方面的训练,只顾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只专注于字词句和内容分析,而不注意深入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定位不够准确。一个方面是教师讲得太多,阅读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多。有些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是怕有遗漏,怕教少了考试考到怎么办?教多了,即我们常说的把课文教“肿”

3、了,又使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冗长,造成学生厌烦、老师疲惫、教学效果不高的情况。这一现象还导致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匮乏,也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代替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被轻视淡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多了,课堂热闹了,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却少了,阅读过程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满足于听懂讲解和被动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主动迁移运用的能力,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注意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从而导致阅读效率始终徘徊在低层次上。另一个方面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教师主导地位缺失。一些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只管让学生尽情地说,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以“好”进行笼统评价

4、或是不评价,生怕自己不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至于学生误认为自己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3、不能合理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少教师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被教师广泛使用。不少情况下都是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只要讨论结果,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4、朗读教学指导不充分。走进当今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朗朗书声如春分乍起。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可以说,发出声音的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回归,但是不出声的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出现的频率却不是很高。许

5、多阅读课,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而很少采用默读的形式,“书声朗朗”成了他们课堂上的亮点。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在老师繁琐提问下,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学习情绪浮躁不安,个人内心感受化为语词的堆砌和概念的罗列,学生的朗读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脱离文本的感情,只是作为一种课堂显现形式。语文的进行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把语文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做作业时、考试时只看结果如何。而忽视了这个结果是产生的过程。从而出现了学生语文成绩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不断下滑的现象。5、课外阅读出现“四无”现象

6、,突出体现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一是无书读。农村经济落后,没有书店,留守儿童的家长多数是爷爷奶奶,没有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的意识。二是无质量。随着生理心理的渐趋成熟,小学生迫切希望了解世界,追求曲折离奇,因而对侦破、武打、漫画类作品尤感兴趣。三是无时间读。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回到家中就忙着做作业,根本没有时间来阅读一些好书。四是无指导。一些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因而很少指导;一些家长又无能力指导。鉴于以上的问题和现状,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也做了相应调整。更加强调阅读教学的目标要盯住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在大的语文观下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

7、的培养;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的元点和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体到小学第三学段( 5-6 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是:第三学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 1、快速默读,学习浏览; 2、词句训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学习书面语言表达: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突出篇的训练。 4、初步掌握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等常

8、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学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拓展阅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占的份量最多、肩负的教学任务最重的无非是阅读课。阅读课,既肩负起了“以文传道”的重任,又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覆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知识含量极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上好阅读课,它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关键。对此,我觉得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从全篇入手,把握常规,突出教学要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螺旋式发展的,阅读教学在不同的年级

9、段及在不同的教学单元负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我们既要抓好常规教学,又要突出、落实各教学单元的训练重点。所指的常规教学,即是譬如识字、解词、谴词造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是为了新旧知识的融汇贯通而开展的具有铺垫性、指引性的知识教学。如,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教学时可先给学生一些知识铺垫,从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做起。这样,学生拾级而上,就能较顺利地达到学习目标。常规教学是基础,新知才是教学的“亮点”。因此,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必须根据各年级、各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突出教学要点。二、重视朗读训练,读出真情实感语文学的是一门语言,这就确

10、立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既是理解语言形象、作品内涵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训练,读出真情实感。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引读和学生的齐读等。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作品的语言形象、思想内涵以及“写文章要有中心”的表达方法就在“真情”中流露闪现。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方式有很多,如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自由读、轻读、默读、引读等等。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地采用,做到形式多样,效果突出。如,为了检查朗读的效果,可指名读;为了渲染朗读的气氛,可齐读;在人物对话很多的情况下

11、,可分角色读;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可自由读;为了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层次,可以引读,等等。三、采用有实效,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课堂教学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教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想学、乐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者必须综合教材、教师本身及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等各方面的要素,有选择地采用各种教法,如启发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演示法、实验法、情景渲染法、自学指导法等,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及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防止抽象乏味的“

12、满堂灌”或“满堂问”。四、重发现引导,轻直接灌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国教育早就有“应授之于渔,不授之于鱼”的论断,这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授之于鱼”是“填鸭式”的灌输,而前者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两者的优劣显而易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他们从学习的体验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引导时要多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拨等重“导”轻“灌”的形式。如在教学名篇凡卡这一课时,我采用“想情节、叙过程、明内容、品词句、感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写

13、信”这一内容后,组织学生概括出“想环境、叙过程、猜结果、品词句、感情读”的学法。然后让学生按照学法自学“寄信”这一内容,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了培养。授学生于“渔”,自然就不怕学生没“鱼”了。五、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求异才有创新。质疑、求异是学生主动求知的生动体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有了主动求知的欲望,必定会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利用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对于同一个意思,应该认同有不同的表达;对于同一个问题应该认同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为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组织学生续编故事、开展辩论赛等等。

14、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后,可引导学生思考:“桑娜和渔夫他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的共性,也要体现个性。六、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是学习语言的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积累、理解运用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在生字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字音、字形,还要进行组词甚至据词造句的训练;在生词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写,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运用;对于句子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句义,还要弄清句式及其作用,甚至进行品味赏析;对于段篇的教学,不仅要理解内容、内涵,还要从中学习表达的方法、进行品析等。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搞“一言堂”,要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今后仍需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探索、总结,为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王爱东2011 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