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54550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一起看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欢迎查阅!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

2、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出示目标,板书课题。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并理解词义。整体感知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你从这些事中,看做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课文题目为什么

3、称长妈妈为“阿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一事。因为买山海经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所以重点详写。对她不好的习惯,“我”开始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之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得知长妈妈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白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

4、”、“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用“阿”字有亲呢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的口气。(学生的总结大意对即可,语言不求一致,重在学生自已讨论解决问题。不到位之处教师可点拨)过渡从总体上来说,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尊敬、喜爱的。尤其课文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怀念。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可是为什么在课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应该怎样理解?长妈妈具有怎样的性格?四人小组探究合作学习,讨论明确:“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阿长的出身

5、低下,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年青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在写法上也是欲扬先抑,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作铺垫,更好地突出了重点。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解释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

6、海经一节。指名学生朗读1929段。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在阿长买山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讨论明确:此前,先写远房的叔祖使我接近了书籍,交代了我是怎样地渴慕山海经,而又为什么求之不得,“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又是怎样地念念不忘。有了这些铺垫,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我”认为

7、对她说了没有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进而想到这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而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她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真的“有伟大的神力”。前面写阿长讲完长毛的故事,“我”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虽然是描摹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的心理,但由成年作者写出来,总带有戏谑成分;而此处再写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语气显得庄重,感情

8、极为诚挚。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小结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就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一直挂在心上,并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为孩子倾注的这一片心血,深深地打动了鲁迅,因而阿长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

9、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

10、导入新课PPT展示“巾帼不让须眉”,让学生解释。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你们知道有谁吗?(穆桂英、刘胡兰、杨门女将等)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师:这就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巾帼英雄花木兰。二,背景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

11、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的乐府“双璧”。三.检查字词1.出示生词(先指名读,再齐读)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四.感情诵读走进人物心灵(一)【欣赏范读】: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咱们先欣赏一下名家朗读。听范读是如何处理每段的语速、语调、语气的。(二)生齐读课文。(三)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给每一自然段拟定一个四字小标题。停机叹息替父从军战前准备奔赴征途十年征战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赞美木兰四、指导诵读(以读带译,在朗诵的感情中体会木兰的形象,体会木兰的心理感

12、情。同时,在串讲的时候注意用一些现代的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见军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军情紧急;末两句“愿为市鞍马”转为坚定,以突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及下定决心。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奔赴战场要节奏变慢,用抒情的语句读;末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要表现出木兰的战斗豪情。四段每两句一气读,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十年艰苦作战,处处刀光剑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五段胜利归来,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辞官还家要读得亲切、朴实,放慢节奏,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六段亲

13、人团聚、恢复女儿妆时,节奏要快,基调是欢快而热烈的,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门看火伴”句仍快,表现木兰换装后,急于让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态;“火伴皆惊忙”这后三句要着力表现战友们的惊奇感,应突然放慢。七段是歌者的赞辞,也可理解为木兰对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设喻回答,语速渐慢,语带自豪.五【个性朗读】1.节选自己喜欢的某个段落读或背,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表情丰富2.自我点评语速、语气及所把握的木兰的情感世界心理活动六.走进文本,品读探究(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一)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英雄形象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把握的,提示学

14、生多发现木兰的女性特质,从而更全面的感受有血有肉的花木兰。如决定前的焦虑、征途上的思亲、毅然辞官、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打扮等,可启发学生充分发掘。)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总结:1、她很孝顺。当自己的老父亲被征,就要上战场的时候,木兰挺身而出,代父出征。

15、历来女子只能坐在闺房里面绣花,可是木兰却怜悯自己的老父,不顾传统的约束,乔装打扮,奔赴前线。这些都说明了木兰做到了忠孝两全。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忠孝不能两全,可是木兰一个柔弱女子却做到了,不能不叫人敬佩。2、木兰聪明机智。试想,一个女子要去沙场厮杀,又要不被同行的战友发现,需要克服多少生活上的难题,然而,木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荣立战功,骄傲地凯旋了!3、木兰功成身退,视功名为粪土,毫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多么淳朴的女孩,她一点也不看重做官,她挂念的是多年未见的亲人。诗歌至此写活了一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4、木兰美丽

16、非凡。在木兰的眼里,女孩子的天性并没有泯灭。她并不是泼妇形象,也不是梁山好汉的形象,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孩子。木兰一回家,就马上迫不及待地“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看,好一个俊俏的女孩子。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有传奇的色彩,又真切动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二)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对应的课文情节。(指名声情并茂地感情朗读,以达到背诵)七、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木兰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她那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而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木兰说什么?(多媒体投影:“木兰,我想对你说”)2.每一年,中央电视台都会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今天读到的木兰的事迹,绝对有资格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现在,“感动中国”栏目组要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