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君子国[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49572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 君子国[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 君子国[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 君子国[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 君子国[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 君子国[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 君子国[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君子国[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君子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君子国”的含义,区分关键词句的意义,掌握古今白话词义的异同。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内容,探究课文以虚构的情节隐喻现实的写法。3结合写作背景,探究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理解“君子”和“争”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感受小说中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2探究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以虚构隐喻现实的写法中所表现出的对“君子”社会的赞美和向往,学习君子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品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国”的含义,掌握关键词句的意义,理解文章内

2、容。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探究课文以虚构的情节隐喻现实的写法。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感受小说中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2探究课文内容,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安排的意义,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3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理解“君子”以及“争与不争”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君子国选自我国古代长篇_(体裁)小说_,本文的作者_,是_(朝代)著名的小说家。课文讲述了_和_在君子国游玩的经历,表现了君子国_、_的特点。答案示例:章回体镜花缘李汝珍清代唐敖多九公好让不争惟善为宝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从字词、文章结构、主要内容等方面初步了解了君子国一文。这节课,我们

3、将从句子含义、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进一步学习本文。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在第一部分中,为什么作者要写唐敖向老翁等询问的事情?答案示例:唐敖本就因为听闻君子国的名声才对这个国家有极大的兴趣,在遇到语言可通的老翁时,向本国人询问有关本国的事本就是很正常的反应。而包括老翁在内的几个国人并不知道自己国家为什么会被冠以“好让不争”和“君子”的美名,可见君子国的国民内心其实并未将自己恭敬、礼让的行为看作是什么值得称道和炫耀的事情,由此可推测君子国的人之所以“君子”,是因为他们自身内心的纯正,而非后天的刻意为之。2唐敖等人来到闹市看到了三个交易场景,它们各自的交易过程是怎样的?(可请同

4、学简单演绎一下)答案示例:第一次交易:一个隶卒想要给自己想买的货物加价,而卖货人自认“货贱”,不同意以高价卖出。二人争执不下,隶卒赌气付了全款,只拿一半货物要走,被卖货人拦截,最后由两个路过的老翁从公评定,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交易才算完成。第二次交易:一个小军要买物,卖货人让小军自己酌量给价,却又觉得小军给的价格过高、自己的货物只值一半钱,不愿将货物卖给坚持要给高价的小军。小军没有办法,只好付了一半钱,却只拿了些次等货物要走,又被卖货人拦住。原来卖货人想让小军拿走品质更好的货物,才值得上小军之前给的钱。小军不愿争执,只想拿着次等货物离开,又被过路人说自己欺骗了卖货人、有失公平,小军争不过众人

5、,只好拿了一半上等货物、一半下等货物,交易才算完成。第三次交易:一个农民买好货物,付了银钱要走,被卖货人以所给银两成色太好、不愿占便宜为由留住。农民不想计较中、上等银两差别这样的小事,只说下次再来买货时扣除就好。卖货人却又因为之前也曾在遇到类似情况后再没有见过买货人,多余的银钱没办法归还而自觉欠了债,不想再欠农民一笔。两人推让许久,农民只好多拿了两件货物抵过,交易才算完成。3小说在描写这样的交易场景时,为什么选择了隶卒、小军、农人这三个人物作为买货人?答案示例:在我国古代,人民的社会地位按“士农工商”的顺序排列,作为商人,又是庶民,在面对比自己更高阶层的人、尤其是与对方谈交易时,不免是要被欺压

6、的。但这样的情况没有在君子国出现,就像第2自然段中多九公所说,这里的人,不论富贵贫贱,都“谦恭有礼”。手中比普通平民多握了一点权力的士兵们在买卖时没有以权谋私、赊账压价,而是与卖货商人公平交易,不愿卖货人吃亏。其中谦和有礼、公平交易的现象可见君子国平等友好的社会风气。4在第三个交易场景中,为什么交易完成、农人离开后作者没有就此停笔,而是写了卖货人将“多余平色”给了乞丐的故事情节?答案示例:农人离开后,卖货人仍觉得农人所拿的货物值不上所给的银两,自觉还是欠了“债”,于是将多余的平色付给了乞丐。可见卖货人先前所说自己不愿多拿银钱的话并不是虚伪推脱,而是真的不想占别人便宜,体现出了君子国人心性的纯真

7、和朴实。同时乞丐的形象也是为了警醒后人,莫贪小便宜。5唐敖本是听闻君子国“好让不争”才上岸观瞻,而所见到的三次交易里,卖货人都如此“斤斤计较”,与买货人产生争执,你怎么理解作者这么写的用意?答案示例:这是一种反衬和隐喻的手法。作者正是用交易过程的“争”来反衬君子国人的“不争”。交易过程中卖货人与买货者之间的争执,是出于他们各自内心不愿占便宜、愿意给对方让利,这就体现了“好让”二字;而“好让不争”中的“不争”其实指的是不争名利、不为私利而争吵不休,卖货人与买货者争的是对方的利、争的是不让对方吃亏,这其实是不为自己争私利的“不争”的表现。矛盾是剧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很能吸引目光的一种方式。相比

8、于描写君子国人如何不争、如何一片祥和,倒不如以矛盾为重点,使读者眼光聚焦于此,用表面的“争执”吸引读者目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不争”,作者这样的写法是很出彩的。交易中产生争执本不奇怪,但君子国闹市里的这种别样的争执还是首见,一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二来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出君子国人“好让不争”的特点。(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第二自然段中唐敖说“话虽如此,仍须慢慢观玩,方能得其详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写多九公以一路上的观察对君子国“不争”与“君子”表现作简单说明,又为下文写闹市交易场景作了铺垫。2读一读君子国人的对话

9、,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君子之风”?答案示例:买卖双方之间交谈用语基本是谦词敬语,谦和有礼。如称对方“老兄”,叫自己“小弟”,又如“遵教”“敝货”“请教”“谬领”等。讨价还价皆言道理,言辞诚恳。如隶卒以“忠恕之道”反驳卖货人高货讨贱价,又如面对不想计较的农人,卖货人以先前遭遇、不愿“欠债”讨得农人妥协。交谈之中无一般闹市中市井之人的大剌剌叫嚷,反而如读书人那样彬彬有礼。言辞得当,不失分寸。除了用语的谦和有礼,在劝对方时,君子国人也会顾及到个人感受。如卖货人在想要农人将银两多余平色扣去时,先称对方“有余之家”,才说自己受之有愧,给了农人面子。儒家思想中常教人何为圣人、何为君子,君子国人在“讨价还价

10、”的过程中,为求“公允”,所说的话其实暗含不少儒家的道理,“君子好让不争”,被他们贯彻始终。3你怎么理解第三自然段中隶卒所言“失了忠恕之道”?答案示例: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就是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也是儒家思想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忠”,尽力为人谋;所谓“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将心比心。文中隶卒说卖货人“以高货讨贱价”,本就不公平,却反过来说自己“克己”(即克制约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认为卖货人不能推己及人,失了“忠恕之道”。4画出在交易过程中唐敖所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作者要将唐敖二人的反应穿插在交易场景

11、的记叙之中?答案示例:课文的起因是唐敖听闻君子国的传说,要多九公一同上岸游览,唐敖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文章行文的线索,因此将唐敖二人对闹市所见交易之景的反应穿插其中是很合理的。唐敖作为一个外来的旁观者,他的反应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君子国与外界不同之处。譬如买卖交易之中,我们所常见的,是唐敖口中“买者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卖者言付价刻减,虚抬高价”之景,而非君子国里角色对调的交易情景。唐敖几句简单的话,既表现了看到与认知不同的君子国人言行时的新奇有趣,又从概括的角度略略总结了一下这交易之景的异乎寻常之处,同时也是借唐敖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这特殊的地方去。唐敖话里有话,“此

12、等言谈,倒也罕闻”“那好让不争四字,竟有几分意思了”“那知此处却句句相反,另是一种风气”等语句,是借唐敖之口,说明君子国的独特,称赞君子国这异于寻常的风气。(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作者着重描写了君子国里的三个交易场景,反映了他怎样的社会理想?答案示例:君子国里的三个交易场景,表面上是买卖双方争执不下,实际上正是君子国人谦让的表现。如果说“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还是人之常情的话,那么像君子国里的这样做生意的情景可以说是人世所无,甚至有些不合实际。但作者偏偏如此安排,就是想通过这种极度夸张的情节将君子国“好让不争”“恭而有礼”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利益争端最多的地方(商品贸易),出现如君子国人那样

13、的谦让有礼、互为对方着想、宁愿自己吃亏的言行,可以说是极大的反衬。这样有违常理、不切实际的交易场景,暗含的是作者内心对于公允和平、人人平等、互惠互利的理想社会的期望。(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善用夸张,虚构想象。答案示例:整篇课文其实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物是虚构的,交易过程是虚构的,君子国这个国家也是虚构的。作者借助山海经等古籍中的记载,驰骋奇思异想、幻设情景,虚构出了君子国这样一个不存于世的国度。同时,无论是君子国给人“礼乐之邦”的感受,还是君子国人尊礼重教、与天朝相同的衣冠言谈,都可见这虚构背后的现实基础。在君子国这片和平安宁的乐土上,人心向善、好让不争,互敬互谅、讲信修礼,作者通过幻设

14、的虚构情节,将交易过程夸张化,表达了自己对许多现实问题的看法,讽刺了现实社会中的黑暗、不公与欺压,表达了自己对如君子国一样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2记叙完整,详略得当。答案示例: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以唐敖和多九公来到君子国游览、探寻“好让不争”传闻为始,以唐敖赞叹君子国果然是“好让不争”的美地结束。其间借多九公之口对君子国“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以及人人平等、举止恭而有礼的社会情况简要概括,重点描写闹市三次“争执”的交易光景,有详有略。同时在三次交易场景的叙写中,由交易之前隶卒与卖货人的讨价还价,到交易中小军与卖货人的货价相抵,再到银钱付清后农人与卖货人的价值追加,层层递进

15、,君子国人的谦让有礼贯穿了整个交易过程,使得三次交易不会显得重复累赘,反而更加突出了君子国人“好让不争”的特点。(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买卖讲价的风气古已有之。在本文描述的君子国里,人们买卖东西的时候也讲价,不过和通常情况不同,这里是买主嫌卖主要价太低,而卖主又觉得买主付钱太多,如此推来让去,最后只能各作让步,买卖方能成功。看一看以下对此种境况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君子国民情,甚受作者叹羡,然因让而争,矫伪已甚,生息此土,则亦劳矣,不如作诙谐观,反有启颜之效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君子国交易并非言无二价,也还是要讲价的,也并非不争,也还有要费口舌唾液的。什么样的国家,才能买东西不讲价呢?我想与其讲价而为对方争利,不如讲价而为自己争利,比较的合于人类本能。”梁实秋(讲价)答案示例:这样的交易情景本就是作者根据想象,夸张渲染而成,与实际当然是不相符合的,但君子国人交易时的争执,是为了让对方得利、而非只求私利,这是“好让不争”的风气所致。鲁迅说他们因让而争是很“矫伪”、很虚假的行为,其实是不太对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君子国“好让不争”“恭而有礼”的风气是由国人发自内心的善良促成的,卖货人是真心地觉得自己卖高价是占便宜,买货人也是真心的觉得商品好想要加价,就如国人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