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49136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第I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II卷题号四五六总分得分说明: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试卷分I、II两部分,其中第I卷满分为70分,第II卷满分为80分。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 70分)得分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2.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课程目

2、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D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A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5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

3、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7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档案袋评定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表现展示评定成就测验A B C D8所谓“自我反思”是指A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D教师围绕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而展开的质性研究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的学习四大要素是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D课标、教材、教师、学生10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

4、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1范例教学法的创始人是A赞可夫 B布鲁纳 C瓦根舍因 D泰勒12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加德纳 B布卢姆 C韦克斯勒 D加涅13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调查 B观察 C个案研究 D访谈14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资源和A创造性资源 B条件性资源C理解性资源D校本性资源15下列选项属于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基本条件的是 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学

5、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A B C D得分阅卷人二、简答题(15分)A教师在执教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赛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问题。A教师觉得这个问题蛮有意思,于是放弃预设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一堂课就在公马还是母马的争论中结束了。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 谈谈你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看法。(9分)(2) 怎样的“生成”才有价值?(6分)(3)得分阅卷人三、案例分析(25分)在进行做情绪的主人一节课的教学时,A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框,首先请同学们看书本,然后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看完课本,A老师开始提问:“情绪可以

6、分为几大类?”,学生看书回答:“四大类”。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又问:“情绪有什么作用?”,学生看书回答“”。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又问:“调节情绪有哪些方法呢?”,学生看书回答“”。A老师:“回答正确”,接着A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B老师在进行做情绪的主人一节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一个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B老师首先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当你们不开心时,都是怎样度过的呢?谁来说说看?”老师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我不开心时,过两天就会自己好起来了。”老师总结道:“原来是自生自灭的呀!”同学们笑

7、了起来。第二个学生回答说:“有一次,我很想买陀螺,可是又觉得很贵,很矛盾,也很苦恼。后来,我就干脆下决心用积攒的零花钱去买了一个,玩的时候就自然不会想那么多了。”第三个学生回答:“我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尽力不去想它,心情就会好点的。”老师答道:“看来你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方法。”第四个学生起来回答:“我有次考试没考好,被妈妈训了,很不开心,后来去和同学打球,就又开心起来了。”第五位学生回答:“我都是把不开心告诉我的好朋友,有时候也会把不开心的事写到日记本上。” 接下来,B老师和学生一起把答案归了类,并告诉学生大家用的方法分别是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等。 1.上述案例反映了A、B两位教师怎样的教学观

8、?(6分)2.结合新课程三维目标简要剖析A、B两位教师的教学观。(12分)3.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7分)第II卷(教科研水平 80分)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20分)A教师进行了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研究。研究问题: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以及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策略。研究假设:诵读经典的小学生阅读能力要高于不诵读经典的小学生。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经典诵读。样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4个班,共160人。实验设计:平行班对比测试。(两个班诵读经典,另两个班不诵读经典) 学生在不诵读经典条件下的阅读能力测试成绩。 学生在诵读经典后的阅读能力测试成

9、绩。问:(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指出该项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6分)(2)简要说明上述研究方法的局限性。(8分)(3)请为上述课题重新设计一种研究方法。(6分)得分阅卷人五、理论应用题(25分)当今社会,随着能源的日益消耗,“低碳”已经成为每一个地球人需要去践行的风尚。中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需要在这一方面有所体觉。如果你校围绕“低碳生活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指导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得分阅卷人六、理论应用题(35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

10、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中仍然问题众多,请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围绕课程资源问题提出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拟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指出创新之处(研究价值)。2012年高级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参考答案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 7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AABCDCBDCAABD二、简答题(15分)1、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

11、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2、“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的生成才有价值。三、案例分析(25分)1、A老师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授灌输式的教学;B老师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A教师只注重教材,只关注知识的机械学习,忽视其他教学目标,不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

12、的达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B教师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能力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本身就蕴含了学法的指导与形成,而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易于达成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第II卷(教科研水平 80分)四、简答题(20分)1、自变量:经典诵读 因变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成绩) 无关变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班风、学习时间长短、教师的水平等。(6分)2、只适合研究自变量数目少且便于操作的研究内容;实验中人的主观因素

13、有可能使结论受到干扰(有的无关变量难以控制);受到伦理和社会因素的限制;样本容量有限,不可避免在存在误差。(8分) 3、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典型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揭示经典诵读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行动研究法:找到阅读中的问题制定经典诵读计划实施、调整、完善计划 (6分)五、理论应用题(25分)1、指导学生合理选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合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主题。(7分)2、指导学生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方法等。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还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