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48112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逃避自由》读后感-1.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十三 EscapeFromFreedom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你向往自由吗?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

2、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3、。)。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想想一个小婴儿,她会从降生,成长,到老去,死亡。她的人生过程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她的始祖一样。她在刚刚降生的时候,就

4、像一只小兽,和世界上其他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无比地眷恋生养她的父母,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纽带联系着她和她的世界(也包括了她的父母。)。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她看来,这世界的其他人和她自身没有任何区别。直到有一天,也许是清晨,她突然醒来,审视着自己的身体,摇晃着手指,突然就笑着说:“嘿,瞧你自己,这手指,也就是这样罢了,不难看,但是也没有别人好看。”就在这个清晨,她开始和自己降生以来的“初始纽带”渐渐分离,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东西分离开了,于是她就有了自我意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的成长的必然产物,它同时也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但是,人们在获得自由之后,往往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一样,开始变成更

5、加伟大而有力量。很多时候,获得自由的人恰恰对自身产生了焦虑,而开始质疑这种自由本身的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个原因是很简单的,在人类获得自我意识和自由之初,人类通过“始发纽带”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始发纽带”给予了人类安全感和人生导向,它们使人类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精神的“伊甸园”里。但是当人类开始成长并且斩断了这些“始发纽带”之后,人类的力量可能并没有随之而变得强大,这种安全感和力量变化的不平衡,导致人类开始变得焦虑。人类便开始质疑自由的存在意义,有的人便开始逃避自由。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以便接下来的讨论:以前文的小女孩为例,随着她的生长发育,并且伴随着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有意无

6、意间,她逐渐开始斩断自己的“始发纽带”,从而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自由。但是当她斩断了这些给予她安全和导向的纽带之后,她必然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穷的孤独,同时在人类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无法使他获得足够的力量使她强大到足以抵抗这些孤独的侵袭,于是她产生疑惑:究竟是忍受着孤独,继续在个性化和自由化的道路上前进亦或是选择放弃个人的独特性,臣服并且回到这个世界的怀抱中去?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初始纽带”一旦切断便无法修复,人类是回不到自己原来的“伊甸园”中的。这个命题的阐释显而易见,我们不再讨论。所以,在现实中,人们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人能够忍受孤独,继续在个性化的道路上前进,但是也有的人选择逃避自由,建立

7、了新的纽带关系。在上个世纪,德国法西斯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在欧洲大陆兴风作浪,成千上万的人为了高贵的“日耳曼民族”献出了自己的自由,这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四百年的宗教信仰被破除,人们忽然之间获得的前所未有的自由,自身却缺乏了足够的力量,于是大家疯狂地逃避自由,和德国法西斯建立了新的纽带关系,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我相信只要拥有基本的分辨是非的能力的人都能明白如何选择是积极的,如何选择是消极的。那么如果我们选择忍受孤独,继续在个性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埃里希弗洛姆给我们的答案是:爱,以及创造。是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发展,健全自身独特的个性,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潜能。补充:原来的

8、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想来,当代社会越发关注“自由”命题,应该也是有许许多多的现世的因素,姑且妄言一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很显然,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必须以人和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为基础。狗则,任何一个就会寸步难行,无法完成其经济任务相互斗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放弃了从内心追求真正的自我,人体验到的是自己,像是在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他的目的不过是在市场上成功地拍卖自己并获得好价钱。人们过度热衷于追逐物质财富,迷恋于感官享受,就陷入了精神的贫乏。弗洛姆概括道:“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经济的自由,可是精神上,20世纪似乎比19世纪病的更加严重。”参考文献:1 E.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2 E.弗洛姆. 爱的艺术M. 孙依依, 译.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6.3 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4百度文库: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