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46951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 明 理 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宋明理学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第三节内容。宋明理学是儒学的重要发展,儒家思想在此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以后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宋明理学在本专题以及整个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内容哲学色彩较浓,比较难于理解。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政治学科相关哲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2)通过了解宋明理学各阶段代表人

2、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使学生能清晰把握理学发展过程,理解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评价宋明理学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注重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宋明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朱熹的理学思想。运用概念教学法,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朱熹

3、的经典语录作为背景材料来分析,提高学生材料解析能力。难点: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和评价宋明理学。通过情景教学法和移情探究法,设置课堂历史情景剧降低课题难度,活跃课堂气氛,从而突破难点。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高二政治已经学习相关哲学内容,因此学生对此课的学习有一定思想基础。但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运用问题探究法、资料分析法、概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移情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3、学法: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利用白鹿洞与岳麓、睢阳、石鼓四大书院的图片,通过重点讲解白鹿洞书院引入人物

4、朱熹、从而导入本课主题:宋明理学。再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梳理儒学发展脉络,自然过渡到第一个子目: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归纳出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一、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1)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加之儒学自身局限(缺乏关于命运的解释),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2、唐代中后期,韩愈、李翺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3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探究一: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

5、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政治上: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二、理学的兴起(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含义理学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理”,在自然

6、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以理解为人和万物。 2、开创者北宋五子及其思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北宋五子及其成就和影响人物主要思想和影响周敦颐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挂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程颢、程颐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

7、说与理学的成熟) 1、朱熹:“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2、主要思想(1)理气关系上:认为理比气更根本(2)理学的修养论:“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最终贯通明理。(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道德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运用移情探究法分析“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事实上是程朱理学与儒家三纲五常的结合。故格物致知的思想前提“理”即是儒家的三纲五常。3、著作编著四书章

8、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4、影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主张(1)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2)王守仁的心学理论核心:“致良知”。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

9、论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探究二: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通过课前布置好的历史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八百年前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理解二者思想的差异,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相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人们,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不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1、概念: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即“三纲五常”,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心学认为“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2、求“理”

10、的方法: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本心体悟”,“心即理”,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探究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利与弊(各小组经过讨论分别推选一名同学发言)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教师总结:理学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深远:消极积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课堂小结: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

11、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练习反馈: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 统治者反对儒学 B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 佛教占统治地位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 (2010年浙江高考题)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

12、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四、板书设计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创立:北宋二程等人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 理宋明理学(即新儒学)学的发宋明理学的影响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宋明理学是思想史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本节课在讲解内容的安排上,逻辑关系清晰,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本节内容不宜在理论上挖得过深,通过问题探究、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达到了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效果。不足之处:思想史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由于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的局限,仅依托上述教学方法,仍然无法让学生完全理解,因此如何处理思想史上的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