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4174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任意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其它灯泡都能正常工作的是()ABCD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

2、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D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4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1,乙物质密度为2 g/cm1,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1 g/cm1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4B45C52D25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和;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和。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

3、的是A,B,C,D,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B擦黑板时粉尘飞扬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八年级学生李凡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实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8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说法正确的是( )A早晨的大雾,是汽化现象B冰棒冒“白气” 是升华现象C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凝固现象D冬天瓦片上的霜,是凝华现象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的实验情境,同样目的的实验还有实验情景()A

4、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C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D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10如图所示是呼市滨河区“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三、填空题11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合_km/h,若小强骑自行车上学所用的时间是0.5小时,则小强家距学校的路程是_km。122019年8月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已知该星球质量约是地

5、球的6倍,体积约是地球的2倍,则地球和该星的密度之比约为_。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 _ ;(3)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4)在第20min时,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14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摄像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看远处的物体改看近处的物体时,自动调节使晶状体变_,从而让物体所成_、_的_像落在视网膜上。如图甲所示是_眼的原理图,应该戴_透镜来矫正,使像落在视网膜上。15如图所示为一支体温

6、计,它的工作原理是_,它的示数为_。16寒冷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_(选填“大”或“小”),质量将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请画出入射光线、法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18如图,水面上方有一树枝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AB 19(10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纸板B是可折转的光屏。(1)纸板与平面镜垂直,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让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

7、同时出现在纸板上;(2)改变_(选填“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数据如表)。由上述数据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是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 (3)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的。五、计算题20(6分)如图甲所示为一家用电暖器,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挡,铭牌如下表所示(“高温”档功率空出),如图乙所示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S是自我保护开关,电暖器跌倒时

8、,S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保证安全,闭合S1、断开S2时为低温挡。XX牌电暖器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低温挡550W中温挡1100W高温挡频率50Hz(1)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2)高温档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是多少?(3)若某房间空气质量为60kg,空气温度为10,设定空气的比热容为1.1J/(kg)且保持不变,用该电暖器的高温档正常工作20min,放出热量的50%被房间内的空气吸收,那么可使此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到多少?21(6分)小明要利用天平“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己知铜线的规格是平方(1平方即1平方毫米),铜的密度为。他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天平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

9、帮助小明求出这卷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此图中电灯泡L2与灯泡L3串联,后再与灯泡L1并联,当L2的灯丝烧断时,灯泡L3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B此电路图是灯泡L1与灯泡L3并联,再与灯泡L2串联,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了,则两个灯都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三个灯泡并联,故当其中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其它灯泡都能正常工作,故C符合题意;D此电路图是灯泡L1与L2串联,后再与灯泡L3并联,若当L2的灯丝烧断时,灯泡L1不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A.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 甲振幅最

10、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 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甲和丁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错误3、B【详解】A认真细致地测量只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故A项错误;B根据误差的概念可知,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避免,故B项正确;C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测量错误,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误差,故C项错误;D测量的错误和误差是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偏差的大小,因此D项错误。故选B。4、A【详解】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甲V甲5g/cm1V甲5V甲

11、,乙物质的质量:m乙乙V乙2g/cm1V乙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总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1g/cm1,所以1,则5V甲+2V乙1V甲+1V乙,解得:V乙2V甲,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5V甲:4V甲5:4,故选A5、C【解析】AB. 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mg,即F1=F2;根据 可得:p1=p2,故AB错误CD.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质量相同,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因此可得,根据可得:,

12、故C正确,D错误。6、B【详解】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粉尘是固体小颗粒,粉尘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C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会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用分子间有间隙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可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潭清疑水浅”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故二者的形成原因不同。故B错误;C八年级学生李凡平时照

13、镜子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8、D【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附着在尘埃上的液态小水滴,水由气态液化成液态,故A错误;B冰棒周围的热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故而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露珠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夜间遇冷发生液化,故C错误;D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9、BD【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声音的产生。【详解】A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主要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4、故B符合题意;C随着抽去密封瓶内空气,手机铃声变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0、CD【详解】A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景观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故B不符合题意。C“头顶”小风扇,是利用风力使小风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D二者发出的电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脚踩”蓄电池中,蓄电池放电时,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符合题意。故选CD。三、填空题11、18 9 【详解】1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53.6km/h=18km/h;2小强家距学校的路程s=vt=18km/h0.5h=9km。12、1:3【详解】由题意可知,根据可得13、晶体 80 需要 固液共存状态 【详解】(1)1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有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为晶体。(2)2由图象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