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44169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7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审计学考试重点讲义(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审计概论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l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l 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l 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l 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l 掌握审计方法l 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本章重点: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和特点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知识点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2、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定义的具体理解见下表:审计定义的要点各要点含义及内容审计的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指“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委托是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的。审计的客体即审计的对象,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审计的依据即审计的标准,指“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如国家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审计的目的即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定义中包括五性。不同的审计其目的不同。社会审计指二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审计的

3、本质指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知识点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方面。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注意:掌握三独立的名词解释。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最初形态:官厅审计。萌芽阶段:西周。审计制度的雏形是上计制度,其实质是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是一种抑制贪污舞弊的有效形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审计监督制度。确立阶段(审计初步发展阶段):秦汉。御史制度是秦汉时代审计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武帝制定了“

4、上计律”,成为我国审计立法的开端。审计不断发展完善:隋唐及宋。我国审计一词起源于宋代所设立的“审计司”、“审计院”。新中国成立后: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1983年9月正式成立审计署。1985年8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1月颁布审计条例。1995年1月1日实施审计法。(2)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审计的类型按其隶属关系分类主要代表国家备注议会型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审计属于此型。独立性权威性很强。政府型罗马尼亚、菲律宾中国属于此型。有一定的独立性权威性。财政部型瑞典独立性权威性较弱知识点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

5、展(1)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内部审计的雏形,当时设置的“司会”一职,可称为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新中国成立后:1984年,审计署提出成立专职审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实施内审。1985年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2)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初期阶段:审查范围主要是现金交易、支付工资和盘点资产方面。发展阶段: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职业开始确立。布瑞克出版内部审计它的性质、职能程序方法,奠定了内部审计理论的基础。在内部审计的发展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唯一的一个专门致力于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和发展的国际性

6、组织。内部审计的类型按照内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分类备注董事会型独立性权威性很高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型独立性权威性较高总经理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权威性财会部门型独立性权威性较弱。审计对象主要是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有助于财务核算的规范化。知识点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1918年,谢霖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创办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新中国:1980年财政部颁布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恢复。1986年7月,国务院

7、颁布注册会计师条例,第一次确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地位。1993年10月颁布注册会计师法,1994年实施。1995年财政部颁布中注师独立审计准则。1996年10月中注协加入亚太会计师联合会,1997年5月又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这标志着我国注师行业开始走上国际舞台。2006年中注协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外社会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合伙制度,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特点见下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阶段对比表阶段时间特点报告使用人对象目的方法详细审计(英式审计)1844 20世纪初会计账簿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详细检查股东备注:1

8、581年的威尼斯会计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1721年“南海公司事件”是社会审计产生的催化剂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查尔斯斯内尔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专业团体,其成立标志着注师职业的诞生资产负债表审计(美式审计)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审计专业团体账簿及资产负债表通过数据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从详细初步转向抽样股东及债权人会计报表审计20世纪30年代 二战结束1933年美国颁布证券法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以及内控测试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9、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广泛采用抽样审计社会公众: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等备注:审计准则开始拟定;注师资格考试制度广泛推行现代审计阶段二战后至今四大:普华永道 安永 毕马威 德勤审计组织机构呈现集中化的趋势抽样审计得到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审计中已被广泛采用社会公众(3)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知识点一:审计的分类分类

10、依据分类结果备注按审计的主体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我国目前的审计机关由政府领导,分中央与地方两个层次,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接受同级政府领导,又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主要监督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从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保障。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11、领导,业务上接受当地政府审计机构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接受委托,办理业务。按审计目的和内容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审计意见。规定的标准通常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当然,对按照计税基础、收付实现制基础或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编制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也较普遍。财务报表通常包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

12、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经营审计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在经营审计结束后,注册会计师一般要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出经营管理的建议,在经营审计中,审计对象不限于会计,还包括组织机构、计算机系统、生产方法、市场营销以及注册会计师能够胜任的领域。在某种意义上,经营审计更像是管理咨询。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例如,确定会计人员是否遵循了财务主管规定的手续,检查工资率是否符合工资法规定的最低限额,或者审查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以确信被审计单位遵守了法

13、定要求。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送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外部特定使用者。按审计实施的时间事前审计事前审计是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前所进行的审计。即对预测、决策方案、目标、计划、预算的审计,以及对基本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等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的主要是审查计划、预算、投资决策等是否切实可行。事中审计事中审计是指在计划、预算或投资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通常对工期较长的基建项目和承包合同中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的优点是随时进行审查,随时发现错误和问题。事后审计事后审计是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进行的审计。其目的主要是根据有关的审计证据,审查已经发生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14、和效益性。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一般在事后才能进行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内部审计也常进行事后审计。按审计执行的地点报送审计报送审计或称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将各项预算、计划、会计决算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等,按照规定的日期(月、季、年)送达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这是政府审计常采用的重要方式。就地审计就地审计或称现场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派出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的现场审计。它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又称详细审计,审计的重心在资产负债表,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注册会计师将

15、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制度基础审计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讲,该种方法称作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的重点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的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风险导向审计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财务报表项目、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即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