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32904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复习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关镇中学“五环-探构”自主学习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主备教师_党喆璇 _协作教师 _王红钰 陈红霞 张康霞 领导签字 课题 马说复习课 (第 1 课时)导学重难点: 教具使用:多媒体导学卡导 学 设 计( )一、目标导学:(一)课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实词及重要的文言虚词,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语感”;(二) 复习目标:(有了目标,学习才能有的放矢)1.背诵默写课文,解释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3学习知识构建,建立完善的复习体系。(三) 重点难点:1. 背诵默写课文,解释文意,积累常见的

2、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难点)二、自主复习:(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相信你会很棒的!)任务一:作者回顾1.韩愈,字 ,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 ”的美誉。他的著作收在_里。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任务二:文体复习2.“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 。“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 的手法。任务三:字词归纳3、给划线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 粟( ) 外见( ) 祗( ) 食马者( ) 一食( ) 石( )4. 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2)食马者(3)其真无马

3、邪?(4)尽其材(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5.古今异义(1)虽有名马(2)是马也(3)或尽粟一石(4)等不可得(5)安求6.词类活用(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一食或尽粟一石(3)策之不以其道(4)食之不能尽其材(5)虽有千里之能7一词多义策之不以其道( ) 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 食执策而临之( )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之千里者(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之 其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虽有千里之能( )任务四:逐字逐句翻译全文,并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任务五: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1) 第1段中的哪句话可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它说明了什么?

4、(2)第1段中的哪些句子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3)第1段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用哪些句子使笔锋转到反面展开议论?任务六:阅读课文第2、3段,回答问题:(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说说文中的伯乐、千里马以及食马者和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3)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疑惑:三、 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解决自学共性疑惑)探究一: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探究二:2.课文是怎样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探究疑惑:四、复习检测(“练”和“清”可以分开也可以合二为一):(该是我们大

5、显身手的时候了,要相信自己!)(一) 基础题(80分):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才美不外见 _通_ 含义:_食之不能尽其材_通_含义:_ _ 通_ 含义:_ 其真无马邪 _通_ 含义:_3、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一食或

6、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5、理解性默写。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

7、是: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二) 提升题(20分)6、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7、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三) 拓展题(20分):8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9.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应用疑惑:五、 课堂小结和反思(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或谈收获和不足):(一) 导入新课:龚自珍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就像被埋没的千里马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马说。(二)展示目标。二、复习提纲三、自主复习学生按复习提纲自学,教师巡视。四、复习检测学困生回答,中、优生补充。必要时,教师给予点拨:五深入文本合作探究,(先自探在合探依次展开)六、检测本节内容1、2号全做。3、4号完成基础题和提升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