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3216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起承转合结构产生的机理“起承转合”文理与“否定之否定”原理的呼应“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最先形成于汉语诗歌的韵脚格律中: 第一、二、四句协韵,第三句不协韵。后来作为绝句写作的内容、情 感的基本逻辑:第一、二、四句渲染某种基本情调、意思,第三句则 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意思。这样,强化、渲染那种基础的情 调、意思,而第三句则反衬了作品的基础情调、意思。实际上,“起、承、转、合”的章法原理的本质,是把“重复”和“对 比”两种思维操作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起、承、 转、合”的本质就是“重复”和“对比”因为,“起”是文章写作中 首先推出的文章基本的主题、立意、意思、情调,而“

2、承”是沿着“起 的主题”“立意”“情调” “色彩”进行渲染、铺陈,这两个部分的构 成是运用了 “重复”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转”的内容是转到文章 主题、立意、意思、情调、色彩的对立方向去和“起” “承”部分的 内容构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这正是“对比”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 而“合”的部分其内容主题、立意又回到了文章“起”“承”的主题、 立意、情调上去了,这是一种近程的“对比”的思维操作,又是一种 远程的“重复”性赋形思维操作。原来“起、承、转、合”面对的这 些思维基因细胞是“重复”和“对比”这两种思维操作模型、技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

3、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明清以来,起承转合一方面作为篇章结构的主要样式被广泛运用,另 一方面又受到不少人的诟病,甚至被视为僵化的模式。明清两代以八股文取士,功名利禄之所在,在读书做官、应试教育的 体制下讨生活的读书人自然趋之若鹫,于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是出现了大批的起承转合代圣贤立言的公式化程式化文章,这些庸滥文章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当时就遭 到若干有识之士的批评。到清末,朝廷于风雨飘摇中宣布从1902年 起废八股,1905年更中止了

4、科举,从此八股文成为已陈之刍狗,再 也没有人去理会它;八股文曾经风行数百年,当年的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地从小就接 受这一方面的训练,写过不少这种文章,那么这种八股对于人们的 思想和写作(包括文学创作)肯定会有或正或反或大或小的影响, 这就很值得研究。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什么叫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 “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 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王力先生也多次

5、强调“文章最重要的是逻辑问题”。朱熹说:“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这“理”就是内部逻辑联系。甚至有的误认为在记叙、描写、抒情性的作品里没有什么逻辑联系可 言。其实,说理性文章固然贯穿着逻辑性,而记叙、描写、抒情性的 文章乃至语言呈现极大的跳跃性的诗歌作品,也无不贯穿着内在逻辑 联系,只不过贯穿于前者的主要是抽象思维的逻辑,贯穿于后者的主 要是形象思维的逻辑罢了。在每篇具体课文中,这两种思维的逻辑, 往往是相互结合或相互交替地在起作用。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教说理文 或是教记叙、描写、抒情作品,无论是练习读和听或是练习写和说, 都不应忽视对其内在逻辑关系及其规律性的掌握(特别是在篇章方 面)。我们需要

6、使学生掌握关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两套逻辑规律。但我 们对于前者知之甚少。王方名、张兆梅、张帆所著说话写文章的逻 辑一书对于记叙描写言辞的思路类型、思维形式、思维结构、思维 规律等,作了若干规律性阐述,我以为对于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为什么要起承转合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 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 乎作者的情感。从章法结构入手,可以与诗人共呼吸,水到渠成地领悟诗人的情感凝结点。 掌握了这个规律,既获得了诗歌鉴赏的金钥匙,又为练习写作提供了好章法。好的文学作品带有下列特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

7、,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而起承转合 实际上是逻辑规律的体现,掌握这样的规律,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起承转合在文章中 起着小桥梁大格局的作用,它像筋骨一样,使得文章条理清晰、血肉相连、浑然一体。起中 有合,合中见起,左右均衡,首尾呼应;承与转兼顾起合,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学习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有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古文中的“说”体类似 于现在的缘事而发的说理文章,学习好这类文章可以提高围绕一个道理进行论述或是水到渠 成地得出结论的能力。利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严谨的思维。柳 宗元的捕蛇者说堪称起承

8、转合的精品。文章第一段先从蛇的外形、毒性、药性三个方面 说明了开篇之句“永州之野产异蛇”。并设下了冒死捕蛇的疑问。第二段承接上文交待了一个 典型人物蒋氏。蒋氏悲伤的讲述承接印证充分,更使悬念重生。第三部分,读者接受了 蒋氏的理论,也深深地记住了那因赋税之苦而无奈捕蛇的一声叹息。文章在“转”中酣畅淋漓 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让读者不禁感叹赋税之毒的确重于 开篇所写的异蛇之毒。可谓转折跌宕,释疑充分,对比深刻,荡气回肠。文章至此,顺理成 章地“合”出结论:“苛政猛于虎也”。“文章行文曲折有致,波澜横生,常常语出意料之外, 却又在情理之中。”说理的透彻无需高声呐喊,有时严

9、谨地水到渠成不失为一种策略。读捕 蛇者说可以领略这样一种行文之美,一种起承转合在论证说理中表现的逻辑思维之美。学习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有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 来脍炙人口,这不仅因为它道出了中国人一直保有的桃崇拜情结,而且因为文中桃花源的美 好,将“世外桃源”那亦真亦幻的景象朦胧地定格在了中国人的想象里,成为人们向往憧憬的 圣地。而要嗅出其中的芬芳就不妨从起承转合的结构中慢慢品味吧。桃花源记的曲折回 环,引人入胜能充分体现“起承转合”的行文妙处,它将审美境界层层推开,步步渲染出读者 心里所期待的美好景象,又在最引人注目时戛然而止,留下落英缤纷、亦真亦幻之景让人神 往。品

10、出其美,亦掌握了审美的步骤。生命力-美且实结构特点:“起承转合”之类的方法并非八股文专利,而是文章的 普遍准则,在八股文之前早已有之,只不过在八股文这种特殊文体中, 表现得更充分而已。这些法则,不仅形成了八股文体的严谨简洁等特 点,在古典文论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八股文,否定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正如陈伯海先生所说:“我们不必急于讥讽旧式 评点家们用八股说诗的迂腐,倒应该冷静下来,切实地思考一下这种 套式的历史合理性。在我看来,起承转合不仅不足以为诟病,恰恰有助于发挥律诗的美学功能。试想:律诗以有限的篇幅要争取广阔的空间, 决不能采用顺利而下、一泻无余的叙述方法,必须在狭小的无情地

11、盘 马弯弓,蓄势作意,然后才能劲举力张,一发破的。起承转合的作 用,就是给人以屈曲盘旋的余地,以利于拉开前后各联间的距离,造成 更大的艺术涵量。 12)12陈伯海唐诗学引论.知识出版初988年版第157页。金圣叹在评点中,不论是什么文学作品,即不管评点形式有什么变化, 总有一个始终未变的特点,那就是他的八股式的批评方法,用他自己 的话说,就是“一副手眼”。圣叹本有才子书六部西厢记乃是其 一。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如读西厢记,实是 用读庄子、史记手眼读得。使读庄子、史记,亦只 用读西厢记手眼读得。金圣叹用“一副手眼”批评的最大特点是 无视各种文学的体裁,用“起承转合”来衡量文章的

12、优劣。他批水 浒传、批西厢记、批唐诗等书都是用了这样的批评方法。金圣叹曾云:“诗与文虽是两样体,却是一样法。一样法者,起承转合 也。除起承转合,更无文法。除起承转合,亦更无诗法也。学作文,必 从破题起。学作诗,亦必从第一二句起。从第一二句起,方谓之诗,为 其有起承转合也。不见人学作文,却先作中二比也。”金圣叹全集 (三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97页。以下引文凡未作特别说明 者,均出自上述金圣叹全集这里,他明确指出诗法与八股文法一 样,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起承转合之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金圣叹评 唐诗时主要着眼于其起承转合之处:1. 起承转合2. 伸缩性:起承转合结构并非四者缺一不可。明人

13、李东阳云:“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为 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然必待法度既定,从 容闲习之余,或溢而为波,或变而为奇,乃有自然之妙,是不可以强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致也。若并而废之,亦奚以律为哉? ” 18律诗如此,其他文体的起承转合结构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将起承转合结构作为活法运用,它自 身包含“圆活生动”的“自然之妙”。这一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四者不一定齐备,但“起”和 “转”二部分必不可少。黄强先生认为四者如果可以圆活,那么“起 和合二部分必不可少”,并援引李白的越中览古佐证。其 实不然。起承转合四者,无“起”自然就没有承、转及合可言。而合 是相

14、对于转而言,无转之合只能是对起的简单重复而已,就事理而言, 难免陷于单一,更无艺术效应可言。现亦引越中览古分辩。诗云: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战士还家尽锦衣(承一),宫女如花满春 殿(承二),只今惟有鹧鸪飞(以转为合)。”黄强先生分析说:前 三句一气直下,写尽勾践胜利后的意得志满,第四句陡换时空,逼出 人事沧桑、盛衰无常的主旨。第四句在形式上自然是合,但其事理逻 辑是转,即以转为合。诗的主旨可谓鲜明,而此主题之所以得以凸显, 是得力于未句的急转之功。有了前三句的层层铺垫蓄势,最后一句的 陡然而转,突转的节点也就成了焦点。所以“凡作简短文字,必须要 转处多。凡一转必有一意思,乃妙。”15唐彪.

15、读书作文谱倦六)A.历代文话(第四册)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475.“合”的部分,其意蕴相对于紧罪其 前“转”的部分而言,是近距离的接应或转换,并在接应或转换中, 将“转”的意蕴加以整合融汇,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与“起”、“承” 二部分遥相呼应。陈善扪虱新话云:“桓温见八阵图,曰:此 常山蛇势也。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予谓此非特兵法,亦文章法也。文章亦应婉转回复,首尾俱应,乃为尽善。” 16 1 6陈善.扪虱新话A.宋诗话全编(第陆册)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 998:5574.所以惺斋论文云:“文字之道,极之千变万化,而蔽以二言,不 过曰接曰转而已。

16、一意相承曰接,二意相承曰转。” 14起承转合 篇章结构的本质特征其实就是意脉的接应与转换。作品之“起”,表 现的或是事件的因由,或是情感的端绪,或是立论的主题,须笼罩全 篇,其张力足以挟裹全篇之末。“承”则顺着上述“因由”、“端绪”、“主题”加以延伸演进,因而“承”与“起”两部分构成接应与被接 应的关系。“转”的功能是宕开一笔,或转换一个意思,或转换一种 角度,或干脆以反意相承,转入与“起”、“承”二部分围绕的“因 由”、“端绪”、“主题”不同的方面,从而与“起”、“承”二部 分构成程度不同的对比乃至反衬效果。接应是多层次、多变化的,转 换也是多层次、多变化的。山转则幽,水转则曲,“凡作简短文字, 必须要转处多。凡一转必有一意思,乃妙。” 15唐彪.读书作文谱(卷六)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