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27754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线段》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线段教学反思线段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线段,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莱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效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这节课中,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直”和“有两个端点”线段的特征。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我选择了后者。线段是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对于生活中的线进行第一次的认识,因此在教学

2、的时候更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引起学生的注意,我特意先准备了两根吸管,从生活中的认识开始引入让同学们认识了“直”和“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定直的吸管可以看做一条线段,还有直的筷子,长方体的任一条边也可以看做一条线段。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像直的吸管、还有直的筷子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摸一摸,他们都有几个头,让学生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充分认识了,线段必须是直的,必须有两个端点。有了这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线段”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体现了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进一

3、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参与热情高涨,生生之间的互动面广,使学生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了线段的特征。所以这样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是在度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遇到什么难度,学生很快掌握了一端对齐刻度“0”开始量,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方法。因此在画线段的时候,着重强调了从刻度“0”开始画,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由于是基于量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突破难点就比较容易。在量线段和画线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量一量、画一画,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师生共同归纳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上完这节课后,

4、我觉得这节课存在很多不足:语言表述不够严密。在表述线段时把吸管、筷子以及长方体盒子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我说成把它叫做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是不够严密的对于教材理解也比较粗,对于端点的把握不到位,以致于后面说的时候,说不清并说不完整线段的特点。在指导学生说上还要细致到位一些。如说说为什么不是线段,说说这个图形有几条线段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题目,还是要想好如何引导学生说完整。在最后把五个点每两点连一下,要在处理好四个点连一连的基础上,指导好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得连出10条线段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变式不够多,低段学生年龄较小,表扬能激发他们的学生的热情。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很注意这一点,但是在上课时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很好的进行点评、表扬。学生没有能激起他们的话语,上课回答问题的热情也就没有了。而且,我的教学语言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问的方式也过于高年级化,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还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阶段,仅仅经历了一年级的小学生活。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更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儿童化,贴近孩子,让我的语言和他们的心声贴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把握学生,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线段、认识线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