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万物.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27009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风化雨润万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风化雨润万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风化雨润万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风化雨润万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风化雨润万物.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风化雨润万物进入学校之后,学生所受的影响,就主要是学校文化,班级文化。所以,学校建设其实就是建设一种文化,一种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能够给学生以长久影响的、植根于学生内心的文化。班级建设也是如此,只不过学校建设是由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而班级建设是由班级的教师和全班同学参与而已。就其对学生影响的直接性、长远性、稳固性而言,班级文化远甚于学校文化。这是因为,学生进入学校后,学生群体按照一定的目标组织聚集到一起,共同学习、生活、劳动、游戏,共同创造、建设自己的集体,这就是班级。班级的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管理或促进下,在一定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这就是最初的班级文化。可以说,这其实是由班主任为主体创建的

2、文化,这时,学生还只是被管理者。但文化在影响人的同时,又会受到人的影响。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在班级文化的作用下又反作用于班级文化。这时,他们既是班级文化的受影响者,又是班级文化的建设者,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如同“春风化雨”,如“细雨润物”,正如刘向在说苑中所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从一所贵族学校转来。习惯非常之差:抽烟、喝酒、打架、旷课,长时间不回家。来到我班之后两天,就千方百计要求转学,被家长否定之后,又提出转班。我问他,对班级和老师有意见吗?他说没有,就是管得太

3、严,没有同学与他玩。我一下子明白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班当时是区级优秀班集体,学生很在乎班级荣誉,所以各个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好,人人争先创优,以他的表现,自然没人愿意跟他来往,再加上他一贯表现极差,一下子很难转变的。所以他很不习惯。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愿望,都希望被别人承认,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于是,我利用班级的合力,安排专人负责转化。几周之后,他的表现有了显著的变化,半期考试还获得了最佳进步奖。这就是班级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他的影响、熏陶,这种潜在的、隐性的文化渗透,极具长期性。初三时,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他又转了学,他还常给我来信,说在那边的表现非常好,还担任了班上的主要学生干部。班级

4、文化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物质层面,它是班级文化的外在形式,是班级文化的载体。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生活各种物质要素,如教室的布置、环境卫生,课桌、清洁工具的摆放、标语的设置等。物质层面的班级文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班级的主流文化。一个布置整洁、活泼、温馨、雅致的教室,反映出这个班级的文化是优秀的,值得提倡的。反之亦然。我有一个同事,去参加家长会,但第二天就提出转学申请。为什么呢?原来,他无意中看到了教室里的饮水机。“起码一个月没有清洗过,”他说,“漏水网已经生了霉,机子两边还有许多手印。”他摇摇头,又说:“这就反映出这个班级的特点,我怎能让孩子在这样的班级学习生活呢?最后,他还调侃似的说道:“苏霍姆

5、林斯基不是说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吗?”其次是制度层面,它既是班级文化活动的准则,其本身又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又被叫做规范文化。常言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应该有一些规章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一些规则,以及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制定的班规。一个班级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为班级全体成员接受,是否能长期坚持,“抓反复,反复抓”,能否由显性的外在文化形式,转变成学生的“内在文化”、“素质文化”,可以反映出班级文明程度的高低。我所教的班级,在组建之初,有不少男生“出口成脏”,让我伤透脑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但任其自

6、然的话,这种情况就会愈演愈烈。于是,我注意观察,把一些平时特别爱说脏话的学生暗中记下。再与这些同学深入交流说脏话的原因,明白这其实是以前养的习惯,一下子不能改变。于是我们一起来制定出相应的班规和措施:以自我教育为主,每天晚上回忆当天说了多少次脏话,以一周为单位进行小结;如果一个月后没有明显进步,就由同学监督一个月;还是没有明显进步就由老师监督;这三个步骤都完成了,还是没有明显进步,就由家长到校监督。在这里,基本上没有惩罚,但效果却特别好,两周后,班上基本就没有说脏话的了。最后是精神层面。人们常把班级称作班集体,而一个集体,肯定需要某种程度的凝聚力,凝聚力的产生需要的是班级共同的价值观,这才是班

7、级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使班级文化得以实施,发挥影响的原动力。我们常说,评价一个班的依据是班风,学风。而要形成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局面,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创设活泼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这里所谓的班级心里环境指的是学生的情绪状态,班级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环境。有这样两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体育中考前,学校往往要组织一次预考。女生最困难的就是长跑了,许多班的男生都要为自己班的女生加油助威,所以,操场上经常是喊声震天。有呼全名的,有叫外号的,此起彼伏,异常壮观。但有一股声音非常独特,整齐、坚韧,渗透着情感,因为他们喊的是女生们名字的后两个字,就是兄长喊妹妹的那种称呼,非常自然,毫不做作。这一细节反

8、映出这个班级的人际关系是多么融洽,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多么坚韧。另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女生身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女孩,父亲早亡,母亲带着她改嫁,继父是一个酒鬼,喝醉酒之后就把母亲和自己作为发泄郁闷的沙袋。好不容易上了中学,继父又以各种借口不交学费,还经常到学校闹事。于是,女孩选择了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告别这个给他无尽伤害的世界。在一个周末的深夜,她用锋利的水果刀,划过自己的手腕,鲜血潺潺的流出,浸湿了衣衫,也惊醒了熟睡的同学。常言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她的同学和生活老师把她送到了医院,但大家都说是她不小心让水果刀划了,“是我们亲自看到的,那还有假?”任何人问她们,他们都会这样回答。其实,谁都

9、知道,他们是在保护那个可怜的女孩的脆弱的自尊心哪。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班级舆论的重要性和建设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的迫切性。中学生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许多事情都是“随大流”,这就是群体动力。班级舆论就是一种群体动力,所以,教育是依靠“合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来完成的。二、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魂”。我们知道,民族由“民族魂”,国家有“国魂”,一个成熟的优秀的班级也有自己的“魂”班级的核心精神。按照我的理解,班魂就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反映全班成员(包括老师)的价值并被全体成员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它既渗透在班主任的管理之中,科任教师教学过程中,又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学习风其中。所

10、以,培养班魂,就能凝聚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班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的主流仪式。我在念中学时,由于都是偏远农村的孩子,家里经济条件都比较差,于是,我们就把我们的班级取名叫做“勤奋俭朴班”,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我们的班魂。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合作意识,就可以把班魂定为“合作进取”或“互助协作”。再比如“诚信”、“拚搏进取”、“团结向上”等。培养班魂,大概要经历制定期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班魂;内化期最初制定的班魂不过是一句空头口号,需要班主任、班干部、积极分子广泛宣传,引导示范,逐步内化为全体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前进的动力。成熟期班魂深入人心,班级成员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与意志品质。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类学范畴,班级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影响的长远性、深刻性和自我教育性的等特点,采用“浸润”的形式,把教育置身于特定的文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的班级建设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我们也就能更有效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