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26220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教案[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车的运动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小车的运动,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 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小车的退和拉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 学的行为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用实验解决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教学准备】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教学方法】1、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才能得以展现,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 归纳,从具体实例中得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

3、学过程】(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 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 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 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 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 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 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 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 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小组讨

4、论: (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 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 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 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 我觉得同学们在实验中都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钻研 精神。 【板书设计】推 拉推力 拉力大小 方向【教后反思】学生们对所教内容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现象能归纳出科学规律很惊奇,同时在试验中的热情也很高,但是在试验中的动手能力还有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着重培养一下。玩滑梯的启示

5、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玩滑梯的启示,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的科学现象。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能力,从生活中的最常见的现象中,经历科学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感悟科学等方法是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玩滑梯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通过摩擦力现象,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 学的行为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用实验解决问题

6、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认识摩擦力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了解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教学准备】摩擦力图片、光滑薄木板、方形木块、线等【教学方法】1、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才能得以展现,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 归纳,从具体实例中得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过程】一、导入部分 1、讨论:说一说玩滑梯的感觉。在思考后交流,导出问题:为什么滑梯可以一滑到底?2

7、、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较大的阻力,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 的概念。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 ) 提问: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摩擦力无处不在,摩擦力有大小。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

8、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

9、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提问: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下雪了,路上很滑,为了同学们上学安全,你想想都有什么方法能让同学们安全得到达学

10、校?四、课堂总结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者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物体的轻重、摩擦面的光滑程度3、生活中增加或者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板书设计】玩滑梯的启示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者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物体的轻重、摩擦面的光滑程度【教后反思】学生们对所教内容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滑滑梯的现象能归纳出摩擦力很惊奇,同时在试验中的热情也很高,而且能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找到摩擦力的例子。但是在试验中的动手能力还有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着重培养一下。跷跷板教案【教材分析】

11、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跷跷板,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的科学现象。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能力,从生活中的最常见的现象中,经历科学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感悟科学等方法是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学目标】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

12、设计表格。【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2、了解生活平衡的例子。【教学准备】蜡烛、火柴、砝码等。【教学方法】1、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 归纳。【教案过程】(一)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感知跷跷板

13、的平衡,提出问题1、师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2、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 平衡。(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 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 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

14、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 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 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 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三)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

15、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物重 左右一样 距离【教后反思】这节课学生不光了解了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还学会了以轻压重的方法,相信在生活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弹簧中的学问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弹簧中的学问, 在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对跟他接触的物 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本课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 2、愿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