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256512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高考真题及答案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1、 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一组文化景观是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2、在天津的下列产业部门中,能充分合理利用丁图中设施所开采资源的是A、化学工业 B、电力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汽车工业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3-4题。3、甲区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4、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揭示其成因,应选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5-6题。5、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6、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

2、响有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读冀北某地等高地形图,回答7-8题。7、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A、a B、b C、c D、d8、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A、甲 B、乙 C、丙 D、丁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回答9-10题。9、专家认为,地球也应该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10、在白天,图中地

3、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有利于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1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1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34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质条件是 。(4分)(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地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4、 、 等新能源。(8分)(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8分)(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4分)(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4分)39、(63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5)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6)说明b、c、d

5、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6分)(7)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6分)2009年1. 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2. 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3. 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4. 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

6、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 a B. b C. c D.d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图3),回答第5题。5.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 正北 0:00 B. 正北 12:00C. 正南 0:00 D. 正南 12:00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6.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 abc B. acdC. abd D. bcd7.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 a B. b C. c D.d.读

7、图文(图5)材料,回答89题。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8. 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 原料、劳动力 B. 原料、市场C. 技术、市场 D. 交通、能源9. 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A. 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B. 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C. 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D. 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6)和文字信息,回答10-11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10.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台风是形成于热带

8、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11.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12.(30分)读图文(图7)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 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 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6分)(2) 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等;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9分) (3)图中

9、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6分)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4)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_;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_;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_,合理控制游客数量。(9分)13.(26分)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9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

10、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9分)(3) 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8分)2010年读图,回答12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纽约4月29日清晨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C伦敦4月30日中午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

11、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天津滨海地区已

12、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上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A原料B基础设施C燃料D消费市场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中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图中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A商业用地减少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D工业用地扩大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B城市职能,产业布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3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 ,判断的依据是 。(6分)(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分)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