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23545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

2、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用简便方法计算17.30.258 43.69.86.4 2.311.51.57.69 2.062.0699 3.142.02 10.187 0.99990.99 53.289753.28253.28 1.01991.01 7.326.37.324.77.32 (4.84.84.84.8)2.5 6.89.9 2.331.258 0.253.22.5 9.631019.63 1.510512.58.8 2.54.40.7 4.80.25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

4、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

5、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在除数不变的前提下,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缩小,商随着缩小。在被除数不变的前提下,除数缩小,商扩大,除数扩大,商缩小。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14、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15、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6、小,例如12=0.5;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例如10.1=10。小数除法练习题:直接写出得数。2.6+1.3 12.44 7.53 18.60.6 2.54 252 2.80.4 4.50.151.56 150.5 52 1.20.037.20.9 1.33 8.55 2.62 1.80.2 100.1 4.13 1.762.用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第4小题要验算)88.27 52.6513 15.752.1 9.253.7 验算计算下面各题44.13.57.5 18.363.61.2 8.51.23.4 87.841.66.14.填空 2.5小时( )

7、分1260米()千米 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 )。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16.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8,那一个因数是( )。 计算中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 )。 1.7482.3()2337.80.18()18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者几个数字( )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在里填上“”,“”或“”。2.80.92.8 3.690.93.69 8.81.185.3815.38 2.531.12.53 8.330.988.33 两个数相除,商是27.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

8、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 已知22.50.6,22.50.6,0.622.5,不用计算,判断出()最大,()最小。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不写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例如A3=A3=3A。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aa或a2 ,a2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9、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得原理是: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要注意的是:1.解方程得书写格式;2.上下等号对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搞清已知量是什么和未知量是什么,找出数量关系;2.解设未知数为X(一般设所求的问题为X),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4.检验并写出答案。20、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乘

10、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右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二、解方程62.53x5.01 0.9x420.25 8x13.60 5x453003x1.2x9 5(x6)12 2(x5)13.6 4.71.3x10.550.6(x9)12.6 0.7x38.19 1.44x0.4 x0.36x16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C=(a+b)2 S=ab a=Sb正方形: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

11、式: C=4a a= C4 S=aa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h=Sa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h=2Sa a=2S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a=2Sh-b b=2Sh-a a+b=2Sh h=2S(a+b)24、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12、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7、(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28、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29、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多面性面积计算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0.24 m2,高是6dm,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