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22280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偷和他的母亲读书笔记今天我在伊索寓言里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偷和他的母亲,这是一篇对人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中说: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一块写字板,拿回家给了母 亲。他的母亲不但没有批语,反而还说他能干。第二次,这个小孩偷 了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孩长成了大 小伙子,胆子也大了,力气也大了,便去偷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被 当场捉住,判了死刑,押到刑场。他的母亲知道了,跟在后面捶胸痛 哭。临死之前,小偷要求让他和母亲说句悄悄话。母亲上前把耳朵凑 过去,想听听他有什么话说,小偷张开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来。 母亲大骂:“你这忤逆不孝之徒,犯了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咬你母 亲

2、。”儿子说道:“当初我偷写字板的时候,如果你打我一顿,我今 天怎么会落到杀头的地步?”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如果小偷的母亲在他第一次偷东 西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并教育他,不要偷东西,他就不会养 成偷东西的习惯,更不会被杀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 惰。”文章告诉我们,家长不仅要管孩子的吃、穿、学习,还要教给 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批语,甚至打骂都是为了孩子 能够成材,我们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怨他们。“小错起初不惩治, 必将酿成大错。容忍小的过错就是给自己挖更大的陷阱。”文中的小 偷因为犯了小错,没有得到制止,酿成了大错,最终走上死路。看完,令我想起了曾子杀猪的故

3、事: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 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 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 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 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 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 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 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 才杀的。你怎么拿

4、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 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 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 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 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 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 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 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我读了这个故事,深有感受,同时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家长的教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必须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必然铸成大错。我们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训,从小就改掉坏习惯,争取做一个对 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