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13176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现状条件分析11 项目背景湖南工业大学(筹)是2003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株洲工学院的前身是株洲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株洲工学院,是全国唯一以包装为主的本科院校。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株洲教育学院,创办于1978年,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6月株洲师范学校并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株洲冶金工业学校,创办于1960年,

2、199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湖南冶金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园选址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1、16、31、32规划区,占地面积为3485.9亩,属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管辖。其中已征用地第11、16、32规划区用地面积174.78公顷,发展用地第31规划区用地面积58.16公顷,16区内已经建设部分校园设施。校园用地位于规划中的泰山路、天元大道、珠江北路及西环线之间,四周以道路为界,北面和南面为规划中的商业居住区。泰山路为贯通株洲市区的城市主干道,距离炎帝广场仅1.3公里,泰山路混凝土路面目前已

3、修建到校区规划用地的东南角。1.2 工程概况1.2.1项目名称:湖南工业大学(筹)新校园规划1.2.2建设规模: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32.94公顷,其中已征用地面积174.78公顷,发展用地面积58.16公顷(用地面积以最终测绘数据为准),设计规划为在校生28000人,按师生比15:1估算在校教师人数1870人,总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左右。1.2.3设计内容:新校园总体规划,道路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竖向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1.2.4建设周期:2003年已启动河西新校区第一期建设工程,至2004年8月首期宿舍及教学楼等已经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包装院系组团的教学建筑和部分宿舍建筑尚在建设

4、当中。预计2006年8月完成第二期建设工程,容纳200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008年8月完成第三期建设工程,达到容纳28000名学生的设施规模。13 设计依据:1.3.1湖南工业大学(筹)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2004.5.1.3.2湖南工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株规纪20059号,2005.3. 1.3.3 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1.3.4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31.3.5 地形红线图1.3.6 立项批文1.3.7 用地批文1.3.8 相关地址及基础设施资料1.3.9 国家有关法规、法律及规定14 区域现状条件分析1.4

5、.1区位株洲市北濒长沙、南临衡阳,京广、浙赣、湘黔铁路在区内纵贯南北、横联东西,是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选址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1、16、31、32、规划区,占地面积为3485.9亩,属株洲市天元区政府管辖,用地位于规划中的泰山路、天元大道、珠江路及西环线之间,四周以道路为界。城市道路及基础设施(供水、排水、电力、电讯、消防、环卫、燃气等)将随着新开发区的建设不断发展成熟,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校园用地区内无工业企业,居民点比较分散,征地拆迁工程量不太大,建设工程的施工条件较为便利。1.4.2交通根据株洲市天元区分区规划,地块西面紧临规划中的株

6、洲市城市道路西环线;北侧临规划中的珠江北路;南侧临泰山路为贯通株洲市区的城市主干道,距离炎帝广场仅1.3公里,泰山路混凝土路面目前已修建到校区的东南角;东侧临天元大道,以东为天元区规划中的生态绿化走廊。按照规划,地块周边的交通非常便利,与株洲市其他各区均有便捷的联系。但由于周边市政道路仍处于规划阶段,因此建设初期的交通和市政条件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地块内规划贯通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城市次干道,其中南北向道路昆仑山路交通联系作用较强,仍予以保留,但道路走向根据校园分区进行适当的调整;东西向道路因其交通功能较弱,已确定予以取消。1.4.3自然条件(1)气候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在东经112.6-114

7、,北纬26-28之间,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株洲市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年平均气温为17.6,平均降雨量为1414.7毫米。(2)地质新校园规划用地大致呈矩形,南北短边长约130余米,东西长边长约160余米。整个校园内地形以丘陵山体、水塘洼地和平坦田地为主,环境优美。丘陵山体海拔不高,地块内海拔高度在40余米至80余米之间,平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地上附属建筑以少量自然村落为主,适宜作为教学建设用地。(3)生态环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校区东侧天元大道沿线为河西生态链,联系城市绿轴和湘江水系。地块内地形地貌为园山与宽展坳谷

8、相间,起伏高差不大,植被丰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29%,生态环境比较好。第二章 规划构思与原则21 规划构思2.1.1创立与城市紧密结合、共享及高效的校园景观环境和功能体系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重整体环境的塑造。合理的教学楼布局,加强了校园内学科互动和资源共享。新校区配合城市发展,与整体城市格局相吻合,公建布置适应大学向社会开放的要求。集中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集中的教研产布局为城市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2.1.2营造具有浓厚传统高校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新校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符合学校创建一流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规划营造高品味,多层次的校园交流空间。注重以人的尺度和行为

9、方式为标准来进行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步行组织的原则。校区空间学习吸收了优秀校园空间的要素,创造宜人的学习生活场所,形成优化的校园环境。2.1.3塑造沿空间主轴生长、山水楔入的优美校园空间形态以整体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为原则,创造良好校园场所空间。通过轴线控制,多层次空间渗透,融汇自然等手段,创造丰富活泼的校园景观环境。尊重现有自然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山体、植被,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建筑布局不破坏水面及地势,并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要求,形成整体化的生态型校园格局。2.1.4兼顾动态设计分期实施和校园社会化要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校园立足学校的实

10、际情况,以自然环境和周边城市发展为依托,处理好现有建筑、周边城市规划与校园新建设的关系,有机有序的营造校园环境。有效利用和保护校区内现有绿化和生态环境,合理结合水体和地形,保证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设计分区合理的前提下,逐步建设完善,并为以后校区向西北拓展留下生长点。 22 规划原则1、以河西新校区为主校区,以河东校区(原株洲工学院)为分校区,以株洲快速环道为纽带,形成湖南工业大学校园链;以全国一流高校为榜样,建设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高校建筑群,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风格的新型生态公园式校园。2、打造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内涵。创造一个学习、住宿、工作、有特色的校园

11、物质环境,赋予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彰显其人格化教育的特色价值,充分挖掘“包装”内涵,体现“中国包装”的文化载体。3、在规划中力求做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结构,做到规划中的弹性与确定性的统一,适应学校规模、学科、资金投入的变化 ,保证运作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4、用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方法分析校园教学科研活动、文体活动和日常活动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对环境空间的不同要求,在规划设计中使学生、教职员工的各项活动在转换中实现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的同步过渡,努力创造一种环境与心理高度和谐的行为空间。5、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

12、,做到近远期结合,而且注重节约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学校作为百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各功能区均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并可依照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6、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感,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体现校园花园化、生态化。7、建筑风格新颖、和谐,具有现代气息和校园建筑的特征,为强化学校整体特色,宜选择能体现科技办学特点的单体作为整个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第三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31 用地布局原则1、校园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教学与生活要求,并留有一定发展余

13、地。2、基地与外界、基地内部保持良好的交通和运输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求,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短捷。3、校区建筑布置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结合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形成湖南工业大学独特的校园风格。4、融汇传统校园特有的人文环境特色,形成特有的人文校园氛围。依托地形、连贯水体,传承良好校园空间的构成因素,创造独特的校园空间个性。32 总平面布局根据学校特点,遵照有关布置原则,结合地形特征进行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总平面布置。基地南侧泰山路为区域型城市主干道,规划道路红线48m,新校区主出入口位于该路。配合校园总体布局,在东、西、北侧道路上均安排次入口,用于校区各

14、主要分区对外联系。校区中部地势较平处安排主要的教学区,宿舍区成组团围绕教学区布置,中间保留大片的山林和水体,既可成为教学区与文体活动区、学生生活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又能成为供学生休闲共享的生态绿化用地。教学建筑以组团方式按照轴线进行组织,主入口至图书馆的南北向空间形成严谨的校园中轴线,教学区和学院区规整有序。东西向轴线则沿山体和水体连续布置,是师生学习和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主轴线通过步行道路深入建筑组图内部,将广场与庭院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山体、湖面是地块内的主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并通过绿地广场联系为整体。结合地形和周边道路情况,学校主入口(礼仪性入口)设在用地南面,开向主干道泰山路。功能性大

15、门则位于校园东、西、北三个方向,方便引导不同方向和不同功能区的人流。校区内有关功能区相应预留部分用地,作为学校远景发展备用地。学生宿舍分为五个组团环绕主要教学区,以缩短日常活动距离。每个学生生活组团设置有饭堂、商业设施和体育活动场地。校园以人性化的步行尺度为依据,结合保留生态绿化分割用地,形成以教学区为中心,生活区呈组团环绕,以轴线和标志性建筑控制校园空间的布局模式。宿舍组团与教学区之间均有步行道路相互联系,外圈环路与南北向环形城市道路形成校园主要外环路。东侧体育场馆沿主干道和校门布置,有利于对外共享。北侧校门布置医院,可对外服务,南北安排办公楼、博物馆等对外建筑,西门则安排学术交流中心。教师生活区和专家工作生活区布置在用地西侧和西北侧,由主要城市次干道分隔,相对独立。产业园区布置在用地西南部,方便与其他城市区域相互联系。33 功能分区新校园大致分为六大功能区:1、校前区:是校园与社会对话的窗口。主入口校前区以入口广场为中心,分布了行政办公建筑群、包装博物馆,西侧主入口校前区则布置学术会堂。2、教学区:包括中心围绕中心广场集中布置的公共教学楼群,如具有标志性的高层图书馆和校史馆,依山势布置的教学楼等。学院区则通过轴线组织成三大组团,一系列的户外广场层层递进,为同学们进行学术讨论,专业交流提供了多层次的交流空间。3、共享生态区: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将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