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00284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确定单位1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二、讲授新课(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全村的耕地面积是

2、多少公顷?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教师提问:(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谁是单位1?(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3)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1)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 ,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公顷)(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3、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二)练习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 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解1:设一共有果树 棵答:一共有果树640棵解1: (棵)(三)教学例2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1教师提问(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3分析:上衣价格的 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 裤子的单价)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解:设一件上衣 元答:一件上衣 元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

4、出上衣的单价?(元)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三、巩固练习(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 ,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米)(二)幼儿园买来 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 ,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 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1课件演示:2列式解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

5、时分几步?五、课后作业(一)一桶水,用去它的 ,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 钢笔价格是多少元?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 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

6、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六、板书设计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