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家庭因素(一)家庭气氛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关系到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高家庭亲密度导致了个体向更高水平道德判断的发展趋势。等人年的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早期有较为丰富的与父母或兄弟姐妹的交往经验,就易于形成与其的情感依恋,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倾向于对他人的情感更敏感,这种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正是形成移情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基础,寇彧的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一点。鲍尔斯()的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氛围非常关键,其中表扬、鼓励和非竞争的幽默能促进家庭成员公开地参与讨论;讽刺、敌意、威胁和贬低价值等会引发紧张和冲突,阻碍成员的参与和发展。而参与、支持和澄清性的讨论对于促进青少年道
2、德推理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这方面,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母亲由于更能耐心地去澄清不同的观点,从而更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二)家庭结构家庭的人口结构对儿童道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父母两地分居的家庭一般不影响其子女的道德发展;但破裂家庭(包括父母离婚、再婚、抛弃、母亡、父亡、父母双亡、父亡母改嫁,母亡父续弦等)给儿童带来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使其易形成不良品德。美国的一项研究中,50.的7犯%罪青少年来自破裂家庭。(三)家庭教育美国学者鲍姆林德对不同类型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对子女个性的影响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民主、宽容型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谦虚,有礼貌,待人诚恳、亲切、自立、乐观、自
3、信;在权威、专断型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畏缩怯懦、说谎、不信任、内向、孤僻、性情暴躁的;在放纵、溺爱型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是自理能力差、好吃懒做、自私蛮横、不负责任、任性、没礼貌的。因此,我们应提倡科学、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方法,应以表扬鼓励为主,给孩子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四)父母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都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如何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因此,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格外重要。例如,父母对长辈、子女、朋友、同事尊重和爱的情感特征,奠定了孩子情感生活的基础,会养成他的友爱、助人、开
4、朗的个性;父母对事业的执著热爱,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会养成孩子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同伴交往同伴交往由于其所具有的交往的平等性、自愿性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等特点使其在个体品德心理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这种影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同伴交往的积极影响首先,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促进其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道德情感的体验。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彼此间地位平等,同伴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理解和体谅自己,为了能与同伴正常的交往,儿童必须知觉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不仅理解了一些社会道德准则,而且也发展了移情体
5、验。其次,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同伴交往中,那些积极、友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往往更易为同伴接纳或认可;那些攻击性强,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往往被同伴所排斥和拒绝。为了获得同伴的接纳和认可,儿童必须调整或改进自己的行为。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实质性研究的证实:同伴关系较好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行为品质,而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攻击性和破坏性,较多的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二)同伴交往的消极影响虽然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交往的同伴缺乏良好的道德面貌,儿童品德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在与同伴交往的
6、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情”轻“理”的倾向,即交友的情感成分大于理智成分。为了获得同伴的赞誉和避兔同伴的斥拒,他们往往不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作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再则,儿童的同伴交往会出现缺乏合理的选择性的特点。出于对交往、对集体生活的需要,他们容易产生某种情感,尤其是团伙愿望或团伙感。由此而自发形成的集团就很有可能成为“青少年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的土壤”。因此,教师和家长很有必要引导儿童的同伴交往,以发挥其积极影响,控制其消极影响。三、教师态度研究发现,教师对青少年儿童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布拉德福德和利皮特概括了教师的四种领导特征与可能导致的儿童青少年的反应。表1教师的四种领导特征
7、及可能导致的儿童青少年的反应领导类型领导特征儿童青少年的反应强硬专断型1时时实行监督,要求即刻接受一切命令。2认为表扬会崇坏儿童青少年,所以很少表扬。3认为儿童青少年不可能自觉学习。.屈从,心理上抵触和不喜欢这种方式。2常常推卸责任,易激怒,不愿合作,会背后伤人。3教师离开课堂,学习就松散。仁慈专断型1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2表扬并关心儿童青少年3过于自信,以自己的看法作为班级一切工作的依据1多数人喜欢这种领导。2在各方面信赖教师,缺乏创造力。3屈从并缺乏个性。放任自流型1认为儿童青少年应该怎样就怎样。.很难作出决定,没有明确的目标。3既不鼓励也不反对,既不参加活动也不提供帮助或方法
8、。1不仅道德差,而且学习差2有许多“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易怒行为。.没有合作,有时谁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民主型1和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02很乐意给儿童青少年以帮助和引导。3尽可能鼓励集体活动。4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1更加喜欢学习,喜欢同伴和教师。2课堂活动的质和量都高。3能相互鼓励和独自承担责任。由表可见,教师的权威乃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动力。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儿童青少年,他们就会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就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情绪紧张、冷淡和攻击性;如果教师放任领导,就会使儿童青少年向着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发展。因此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
9、影响了儿童青少年品德的发展。四、大众传媒(一)电视的影响电视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把人们笼罩在电视文化的网络中,进行着潜在的思想观念灌输。而对于辨别能力不完善的儿童来说,这种影响尤为巨大。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1. 电视有助于儿童认识社会角色,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电视向儿童提供了许多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儿童在了解、认识每种角色及其所具有的行为特点和行为规范之后,在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行为规范。这样,电视就使儿童跳出了家庭、学校这一范围的束缚,使之在更广泛的世界内去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了儿童道德社会
10、化的形成与发展。2. 电视还有助于培养儿童助人、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并使儿童在学习、掌握相应行为规范的同时,在成年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受到有益的道德教育,逐渐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社会性情感,从而为发展儿童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打下基础。3. 有些电视节目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由于儿童爱模仿,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常把节目中的人物当成自己模仿的榜样,把节目中描绘的情景当成社会范型,表现暴力等阴暗面的电视节目会导致儿童的侵犯行为。这是由于儿童社会知识经验的匮乏,认知方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较低,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不可能领悟节目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因此也不大可能受到其中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11、相反,只能学到一些表面的行为。这也是侵犯和暴力行为更容易被儿童模仿的原因所在。由于儿童对电视内容的选择及对节目的情感体验最容易受父母评价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选择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肯定品质和精神、不违背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电视节目。重要的是,家长应帮助儿童正确理解电视内容,利用电视节目及时对孩子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电视真正成为父母引导和教育儿童的手段。(二)网络的影响1.网络环境有利于道德认识的形成,不利于道德情感的发展。网络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学生在这里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知识。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其思维认知的发展提供素材。特别是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主
12、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这样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以致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中学习。在这种不断的循环学习中学生认知思维会得到发展,道德观念会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道德信念会更加坚定。但自由度大的网络学习不利于道德情感的产生。首先是网络创造的诱人情境、令人痴迷的景象、冒险的游戏、亦真亦幻的空间深深吸引了对一切都感到好奇的儿童,会使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流连忘返,从而耽误了学习生活,影响了身体健康发育进而滋生出消极情感。其次,网络世界的无所顾忌、自由自在使得儿童逐渐乐意疏远有所约束的现实和周围环境,甚至逃避现实,网络成了他们理想的避风港。这样产生了良好的人机关系,却冷淡了人际
13、关系,使其社会交往领域日趋狭窄,不利于发展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铸造完善的人格。2.网络有利于虚拟世界道德行为的出现,不利于现实道德行为的产生。教育者在网上宣传其道德观点、道德信仰,学生能在短短几秒钟之内感知。这种快捷的方式对教育者及时宣传社会上英雄事迹、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进而形成道德行为是有帮助的。但儿童长时期在虚拟世界中搜集资料、吸收知识,沉迷于仿真的世界,会使他们渐渐疏远实际操作。正如专家指出那样,网络会使学生失去一些了解生活、接触社会、实践书本知识的机会,会在网络环境中大讲空话而不愿意甚至厌烦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另外,网络中存在的暴力信息常会诱使儿童效仿、操作,使儿童产生一些
14、不良的社会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据调查我国1999年因玩游戏引发犯罪的占青少年犯罪案的10%。特别是网络世界的约束极少,儿童在其中可以随心所欲,这样会使他们对这些行为产生习以为常的心理,以致在现实中也习惯化地表现出来,抵消现实中正面的道德行为养成。五、自我因素从自我发展来看,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影响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一)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生理的发展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实践活动的性质、范围和水平等。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元认知水平影响着儿童品德的形成。哈德曼在1972年的实验中发现,守恒程度低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上也是
15、低水平的。李洪玉的研究发现,儿童责任心水平与其认知、言语、操作能力等都有高度相关。自我意识也影响着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自我意识是道德责任心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感的内在动力。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的个体,能正确认识自己,能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社会的关系,能明确自己在学习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任务,从而能主动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反之,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的个体,不能对自我进行准确地角色定位,也就不能形成相应的责任认识,更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责任体验和行为,教育和社会实践也已经证明这一点。(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他们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儿童主观能动性的状态不同,使同处某一发展阶段的儿童在品德发展水平方面显出各自的差异。主观能动性强的个体能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地对自己进行调控和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而主观能动性比较弱的或具有消极态度定势的个体,则不愿意改变现状,排斥道德教育要求,更不会自觉地完善自己。而且主观能动性对儿童品德形成的作用与影响,一般来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