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1509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优秀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那么,什么是自我控制呢?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于成人来说是很弱的。我们也不要求幼儿的自控能力有多好,他毕竟是孩子。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表现得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冲动,我行我素,也是让我们担忧的。造成幼儿自控能力很差的原因有:(一)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认为孩子还小,现在不用遵守这,遵守那,对孩子是百依

2、百顺,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冲动,缺乏自我约束。(二)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年龄小的孩子会表现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常有的,但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由于个体差异也会表现的冲动,不能约束自己,这与他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三)现在的家庭,很多是四二一的模式,那么多的成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况且,成人教育观念的不同,势必导致他们教育方式的差别,两代人教育观的差异,这也是原因之一。如此多的原因,对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是很不利的。因此,我对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一、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体验游戏带来的欢快。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

3、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我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了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源泉。如操作拼图游戏时,我有意识地让几个幼儿共同来完成。游戏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和轮流游戏,即使是很急噪的幼儿也逐渐能静下来和同伴一起完成拼图。组织这样的游戏活动由于幼儿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幼儿的自控能力表现的比较突出。再如,在角色游戏中,可借助游戏的魅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从而学习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习在游戏中遵守秩序,学会等待、合作,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中他们要排队买东西

4、,排队领钱,和同伴合作游戏,从中也能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规则。如在运动游戏时,我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竞赛游戏中,同组的幼儿在等待中相互鼓励,相互提醒。随着教师提出的游戏规则,孩子们的自控行为不断提高,集体观念也逐渐增强。二、创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作为教师,要向幼儿提出前后一致合理的行为界限或行为规则,养成幼儿遵守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习惯。因此,我向幼儿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的,能让幼儿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也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 在日常教育中还应帮助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从别人对他行为的评价转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评价。当幼儿能够遵守有关行为规则时,教师也应及

5、时表扬鼓励。如每一次的讲评课,我让幼儿自己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哪些事情应该做的,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的,有时孩子们的评价还真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应在宽松的环境下让幼儿逐步约束自己,养成较好的学习行为规则。三、结合言语,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掌握好语言。如:幼儿想要干某件事情时,自己先说着“我要干什么”然后自己再去干。所以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加强言语对幼儿行为的调节功能。 在活动前,我先向幼儿提出活动所达到的目的,提高幼儿自控的动机水平,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坚持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将要去做什

6、么而不能去做什么,也就是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如看图书时,我先让幼儿在看书前说说看书的规则,应该怎么看书,不应该怎么样,幼儿都能说出来,也能明白。在看书中,如发现问题,我也不断地让幼儿来说说看书的规则。现在,幼儿在自己的边说边做中遵守了规则。四、根据个别差异,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同的孩子即使是在一个班,相同年龄的幼儿,同样的行为规则有些幼儿能较好地遵守,有些幼儿不能,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1、注重幼儿的自我评价要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要让幼儿学会正确地

7、认识和评价自己。例如,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注重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如让幼儿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作为成人应当支持幼儿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幼儿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随着自信心得

8、到良好的发展,他们的自控能力也得到发展。 3、注重幼儿间的相互鼓励幼儿间相互鼓励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如在集体游戏时,能力差的幼儿经常会落于人后,很慢才能完成。他们也因此而显得不想坚持完成了,但是此时若有老师和同伴的不断鼓励,他们便能坚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有了顽强的毅力,他们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4、注重幼儿的行为习惯多次重复幼儿的自控行为之后,幼儿的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如,要求幼儿洗手、喝水等要排队进行,不拥挤,不争抢。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按次序排队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9、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态度的不同,使得幼儿在自控能力方面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只有幼儿园和家庭达成教育共识才能对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有一定的帮助。1、跟一些自控能力特别差的幼儿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分享幼儿在自控能力方面的点滴收获。2、要求家长在家也能对幼儿提出一定的规则,如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完成简单的劳动。在社会上也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有规则意识。幼儿自控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要遵守行为规则,在家里乃至社会上都要学会遵守规则,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责任,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幼儿在成长,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相信有老师、家长、幼儿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