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42804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均速度的测量-习题解析典例精析【例题1】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km,平均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难度】易【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汽车的启动时间和到达时间,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已知汽车开始计时的里程数和行驶一段时间后的里程数,可以得到汽车此过程行驶的路程;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得到行驶的速度。【解答】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12:259:25=3h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7582km27462km=120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40km/h=11.1m/s【答案】12

2、0 11.1【例题2】2012年5月15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已顺利完成第六次海试任务回归军港。该舰长302m,宽70.5m.某次训练时,通过舰载雷达搜寻目标,雷达发出电磁波后,经2103s收到回波,则目标距航母的距离是多少km?(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难度】易【考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利用公式s=vt,算出电磁波从雷达发出到返回的总路程s,再将s除以2即为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不能盲目的用公式s=vt算出结果即为答案【解答】电磁波从雷达发出到返回总路程:s=vt=3108m/s2103s=6105m=600km,则此目标距雷达为s=s=600km=300km。【答案】目标距

3、航母的距离是300km。【例题3】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km。【难度】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最大速度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等知识点.(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3)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s=vt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统一.【解答】(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路边的树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3)此时所走的路程是:S=vt=30km/hh=12km。【答案】(1)运动 (2)最大速度 (3)12【例题4】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

5、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距离/cm时间/s次数15304511.001.922.8220.991.942.8030.961.902.78(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方法2:v=/3=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

6、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难度】难【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看在相同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得出结论;(2)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3除);(3)现在路程一定,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由速度公式v=可知就要减少下滑时间,可从下列方法考虑:增大纸板角度、或增大铅笔放置高度、在更光滑的桌面上实验;(4)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不易测量,为了增加下落时间,可以增长玻璃管的长度。【解答】(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的路程(15cm)内,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2是加起来被3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3)增大纸板角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v=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4)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如果增长玻璃管的长度,可以增加下落时间,便于测量。【答案】(1)不是;(2)方法1;(3)增大纸板角度;(4)增加玻璃管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