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30176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望龙中心校 黄 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3、初步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第三组课文中,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是什么呢?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清明上河图,去了解为何

2、称它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 初识画卷,整体感知 (一)1、揭题,齐读。读好“名扬中外”。2、题目中有个四字词语“名扬中外”,社么意思? 能给“名扬中外”换个词吗? (二) 1、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看来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几句话,但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你最关注的是哪个信息?从这个信息里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你对哪个信息最感兴趣就突出那个词。齐读。二、 走进画卷,感受热闹 导语:以上是对这幅画的总体介绍,这幅图到底特别在哪儿?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请你们再仔细地看这幅画,然后读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你从什

3、么地方感受到它确实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人多” 1、生:画面上的人物很多,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多。 2、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3、出示张择端作这幅画的经历和过程:据我所知,张择端作这幅画时的确下了很大功夫。4、是呀,因为画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画上的人物众多,所以清明上河图称得上是一幅_(引读课题)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热闹” 1、过渡:除了人物众多,这幅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小结:原来冒号后边的句子就在告诉你什么叫“形态各异”,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是一个好方法。 3、是啊,琳琅满目的店铺,来来往往的行人,此起彼伏的叫卖

4、声,怎么会不热闹呢!齐读这部分内容。 4、过渡:在这一段中,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5、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里有几句话?(2句)第一句话它想表达什么?(人小)第二句话:(清楚)是呀,正是画家有如此高超的画技,我们才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_(引读课题) 三、细品画卷,感悟传神 1、过渡: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问:哪里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3、问:还有哪儿很有意思?3、 你看,张择端把这样一个类似于交通事故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好像在放电影一样逼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

5、语来说,就是传神(板书“传神”) 4、正是因为张择端画的如此逼真传神,清明上河图才被称为是一幅_(引读课题)学到这里,我想用一首诗表达我此时此刻对画家、对这幅画的感想,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卷中。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四、延伸拓展,抒发情感。 过渡: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瑰宝还有许许多多,请你说一说。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你们这一代 中更加光辉灿烂!五、板书设计: 人物众多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街市热闹 生动传神 六、 反思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学习的过

6、程中没必要字字斟酌,比如说第一自然段是写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我们在让学生交流心得时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细细研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因为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制定目标上只要求学生了解画面内容,初步感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首先我会让大家据课题质疑,学生可以看图说话,比如“这是一幅什么画?”、“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我顺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了解古画内容。针对学生的交流再让学生找找这内容都在课文的哪

7、一段,初步感知了课文第二、三、四段的内容。并由此教给学生抓住中心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包括在讲解中心句的同时,也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亦可运用到这样的方法。学习课文,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完成习作。另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培养学习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设计上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张扬祖国灿烂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融如其中。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学课文。目的是体现现在语文课堂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在总结概括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不会用较为简短的话概括总结。但是让老师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们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提高。在本堂课中也暴露了学生的一些问题,小组汇报的组织形式要加强,倾听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发言语言不够规范,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条理性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方面都是要着重培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