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07420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陈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执教:陈静)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计划学时1备注(批注修改)教学内容分析及编写意图本课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情况。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教材在编排时以“世博园纪念品商店卖海宝”引出两个问题,都呈现了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两个小题给出的口算方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两个小题都通过小精灵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一做”旨在巩固几

2、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安排了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解决。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年级的时候也学习了整百数的加减法,所以只需要通过迁移类推知识的学习,想到把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口算,或是列竖式计算。出现口算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只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教 学目 标课程标准:课标要求学生能用竖式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法,正确计算。知识与技能: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求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

3、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信息技术整合与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课件复习旧知,引入新课ABE帮助学生回顾旧知,为新课做铺垫4B课件总结GF总结算法10B课件巩固练习JG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15A+B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

4、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媒体来源包括:A.下载;B.自制课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90%的同学能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课件)先口算再笔算:5538 5538学生自主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指名说在笔算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把相同数位 ,从 位算起。加

5、法:个位上的数相加 ,向 进一。 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 退一当 ,在这一位上加上 再减。)这节课,我们要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新问题,大家有信心吗?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例3的情境图,看,来世博园纪念品商店买海宝的人可真不少,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 (2)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2.教学例3第(1)小题。(1)自主探究。我们先来解决“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了多少个海宝?”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做,

6、快速列出算式。380550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数,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 )位数,末尾都是( )。师:这样的数就是几百几十,今天我们先来探究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 几百几十)(2)这道题该如何进行计算呢?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呢?我们先看看课本上那两个同学的方法,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3)学生汇报交流。预设1:我想用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吗?生:380是38个十,550是55个十,380+550就是38个十加上55个十,算出的93就表示93个十,也就是930.师:这位同学非常棒,能用我们前面刚学

7、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知识,迁移到今天的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学习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迁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预设2:我想用竖式计算。请这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观察计算的过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学生板演的过程中,师提示: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预设:在列竖式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一位上的结果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集体讲评板演。师:同学们真棒!老师现在把计算的过程再板书一遍,请仔细观察。(板书:)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后,及时提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预设:因为十位上8+513,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所以百位上应该是3+5+19

8、.2同学们能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很棒!来,夸夸我们自己。在计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能口算的我们尽量要口算;不能口算的,我们要用笔算。(4)巩固练习。(课件)120+360 230+480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计算过程。(5)小结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课件)师:谁愿意说说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3.教学例3第(2)题。(1)探究减法算理。同学们帮阿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她可高兴了,一直夸咱们班的同学们爱动脑筋。但她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继续帮她解决吗?快来试一试。请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尝试

9、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在板书笔算时,故意把百位上的答案写成2.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后,及时提问:“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而不是5减3呢?”预设:因为十位上5减8不够减,要从百位退一,所以百位上应该是5退1变成4,因此是4减3.(2)巩固练习。(课件)380150 470280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课件)师:谁愿意说说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在这一位上加上十再减。4.比较梳理。(课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例题,你发现“几百几十

10、加几百几十”和“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三、巩固拓展。(课件)师:大家开动脑筋自己探索并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你们真了不起!我们来闯关练习吧!1.填一填。(1)320+240可以看作( )个十加( )个十,得( )个十,就是( )。(2) 410-170,十位上( )减( )不够减,要从( )退一当十,所以十位是( )减7得( ),百位上4退1得( ),

11、( )减1得( )。2.判断百位上是几。 3.判一判。(先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再纠正)4.猜一猜。(算式中的分别代表数个数字)6 3 0 5 7 0 3 02 8 0 3 9 0 7 0 1 0 8 0 1 4 0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求并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今后在计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呢?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550380 930 55038017055个十 + 38个十=93个十 55个十 38个十=17个十竖式略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

12、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有笔算两位数加减的基础,因此,列出竖式笔算是学生较容易掌握的。本节课时,主要是解决计算加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减法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教学算法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由学生先自主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真正掌握算法、内化算理。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利于巩固新学知识,同时不同的训练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练习的设计还要在精细些;板书还要再整齐些;课堂激励下评价还不够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