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0406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栏杆拍遍》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把栏杆拍遍导学案【学习目的】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2、品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3、体会联想、比较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比较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重难点】1、感受词人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2、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学法指导】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知识连接】1、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

2、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2、背景资料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做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

3、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蹂躏( ) 肘腋 ( ) 押解( ) 浑身解数( ) 磅礴( ) 悲怆( ) 汗涔涔( ) 驰骋( ) 炽热( ) 整饬( ) 浅尝辄止( ) 遒劲( ) 振聋发聩( ) 2、名句填空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日里分麾下炙,五十

4、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3、词义辨析爆发 暴发暴发:(1).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2).突然发作:山洪 。爆发:(1).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2).(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辛亥革命了。【合作探究】 一、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一系列核心句,梳理全文思路1、对文本思路的把握。答:2、主体部分(第21

5、6段),是将对 的介绍,与对他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写的。3、最后一部分点明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本段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表明 。二、文中引述的诗词作品1、破阵子:上片描述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最后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2、摸鱼儿:上片主要抒发作者惜春之情写的是春意阑珊,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春将逝”,当然有作者个人遭遇的感慨,更多的是他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

6、的担忧。下片的“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旨在点出南宋朝廷 ,流露出对国事、对朝廷的担忧、怨望之情。第二学时【合作探究】一、品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第2段写辛弃疾的行伍经历本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贼,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 。2.第8段写辛弃疾人生遭际中的为官经历。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请归纳出三点原因来。3、文章共选取了辛弃疾的八首词作,连缀成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请用简短的词句概括每首诗所折射的词人的内心世界。4、本文的题目为“把栏杆拍遍”,想像一下,古人凭栏独立时,会一边手拍栏杆,一边干什么想什么?梁衡为什么认为为辛弃疾

7、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5、“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有几层深刻的含义?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从文中筛选出来,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二、体会文章“联想丰富”的写作特点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请你举例略作说明。三、讨论课后练习【检测】1、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下列对作者的联想和想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B、从辛弃

8、疾南渡后被迫脱离战场的遭遇,联想到他的词破阵子水龙吟,真实揭示出辛弃疾胸怀壮志而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摸鱼儿联想到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不高兴的传说。又联想到朝廷闲置他二十年的做法;从水调歌头联想到词人闲居时的生活。C、作者从辛弃疾的姓联想到辛弃疾自嘲的永遇乐,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D、作者从有人说辛弃疾是豪放派,联想到苏东坡,并通过对比,指出诗词应该作为政治的代言人才有词魂词威。2、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也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婉约派。请你选出属于婉

9、约派的一句。(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3、“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常常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上文中就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词句,表达了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下列诗词中的“酒”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材料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材料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拓展延伸】有人曾把梁衡称之为“苦吟派”,他写把

10、栏杆拍遍用了三年,写觅渡,觅渡,渡何处前后用了6年,创作大无大有周恩来甚至用了20年。这使人想起了一句话,“呕心沥血,方出精品。”据说,他是活着的作家中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人。为何要“苦吟”?主要是被他自己逼的,因为他对散文创作的要求是“背”,就是写出的东西是要拿来给人背诵的。1200多年前的杜甫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梁衡顺着他的意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著书必求传后世,立事当作空前谋。梁衡的散文主要是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不乏周恩来、瞿秋白、居里夫人、韩愈、范仲淹、柳永等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或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在散文界,梁衡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作者对韩

11、愈非常推崇。在读韩愈一文中,谈到韩愈被贬到偏远的潮州当地方官时,没有因个人身处逆境而沉沦。在短短的八个月任职时间内,为当地办了四件兴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其事迹流传至今。为此,当地修了一座韩公祠来纪念他,并将一座山更名为韩山,将一条江改名为韩江,使其流芳百世。写韩愈的文章不少,但作者善于发掘,写出新意。就同是处于逆境而言,他将韩愈同屈原、李白进行比较。谈到,“就凭这一点来说,韩愈要比屈原、李白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进而指出,在韩愈上任之前,面对这些弊端,一任又一任的地方官都做了什么呢?回望历史

12、,面对现实,作者的发问,令人深思,使人警醒!同时,使我们对韩愈的崇高境界不禁肃然起敬。除了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梁衡还善于联想,想象,使文章生动,传神。读韩愈中这样描写主人公前往谪居地,“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加之形象地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当年韩愈在路上孤寂的身影。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

13、轻轻一挥,八十三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混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处最雄壮的悲剧。我看到一个个的后来者,他们在这了扼腕叹息、仰天长呼或沉思默想。他们中有诗人,有将军,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甚至还有割据巴蜀的草头王。但不管什么人,不管来自什么出身,负有什么使命,只要在这个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种庄严的召唤。人人都为他的凛然正气所感召,都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都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都为他

14、的聪明才智所倾倒。人有才不难,历史上如秦桧那样的大奸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难,天下与人为善者不乏其人,难得是德才兼备,有才又肯为天下人兴利,有功又不自傲。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而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梁衡写人物,善于洞悉其内心世界并多角度审视。在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中,作者对瞿秋白临刑前写的多余的话重新解读,“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

15、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作者设想,“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似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只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 “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作者感慨,“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在作者的笔下,一个伟岸的襟怀坦白的瞿秋白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人们不禁为其喟然叹息。瞿秋白的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