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01549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品德课程应内外兼修”,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学情,二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员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三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四是根据学员学情和本节重、难点制定教法,五是统揽全局,预设教学过程,六是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学情本节内容是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品德与生活)的第一章“小学品德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第二节。本章内容一共有四个小节,分别是走向生活、走向开放、走向活动、走向体验。“走向生活”明确提出应该让品德回归儿童的生活,而本节内容“走向开放”具体从教材内容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

2、教学时间的开放阐述了“开放性”的具体要求,为后面“走向活动”“走向体验”做好了铺垫,这四个小节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本小节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案例分析,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的统一。从学员情况来看,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品德与社会或者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他们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教学如何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些许改变,比如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也可以进行探讨,适当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的指导。二、说教学目标参加培训的都是一线的品德与

3、社会或品德与生活的老师,他们都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但是又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他们都能对课本知识如数家珍,但是又缺乏课程联系生活的意识,他们重视对知识本身的传授,却往往忘记了我们课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1、通过学习和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员明白品德课程开放性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强调要课堂内外相结合。2、通过学习,使教师认识和理解到品德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生命的完善。三、教学重点、难点强调品德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开放性,回归生活本色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相对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品德课堂都在教室里的四十分

4、钟,老师所教的内容无非是课本上一成不变的知识而言,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品德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开放的改革。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案例分析法因为本章“小学品德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于小学品德课程的开放性,教材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略讲此内容,之后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的开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必须转化为教学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因此,必须通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来启发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用讲授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各位老师,新课程改革以来,品德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品德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章

5、节中把“走向开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一起来学习此小节的内容。简单的讲解之后,提醒学员除了从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三个方面思考之外,还要从教学评价方面来思考其必要性。(二)学员讨论分析过后,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教学内容的开放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内容的构建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区域为中心,逐步扩大;以儿童现实生活的今天为基点,向过去和未来延伸,将各方面内容交织构成课程的综合主题,每一个主题,教师又可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增、删、减、补,是一种开放式的建构体系。教材为教师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课程资

6、源留有大量的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强调把教材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加工成教材内容,丰富和补充现有的教材。因此,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而应由教材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儿童有兴趣的题材,从儿童生活中敏感的捕捉儿童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提倡把社会发展中的新的信息、科技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材的开放性,为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和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课题留有较大的余地。2、教学空间的开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课程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

7、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大舞台,教育应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课堂教学应从教室拓展到校园、家庭、社区、自然环境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条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构建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因此,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关注现实,课堂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借助于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领悟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成功感受,丰富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学生学

8、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留给他们发挥个性特长的足够空间,挖掘“童心”“童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个性化的过程。3、教学时间的开放品德的形成多依靠的是自我感悟基础上的的内化,仅靠课堂教学的40分钟是很难实现的。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品德课的授课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的延展。实践证明,不少教师的授课时间正是在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在课前调查、课后实践等活动中弹性延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与思想基础,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课前准备活动,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通过开展行为训练、达标比赛、行为评价等课后延伸活动

9、,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能力,从而保证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大家一起欣赏我们找到秋天了教学设计,共同讨论分享,学员会认识到这位教师设计课程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注意开发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学时空由课堂延伸至社会,并且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品德教学的开放性。除了教材上提到的三点之外,还要注意品德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开放。4、教学评价的开放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也就是说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主体、开放性的评

10、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的。这门课程的评价更侧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评价。注重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强调学生参与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生存体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和才能。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才使得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课堂更具生命力,而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三)作业陶行知说:“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涵义。六、说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评价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