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99348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沪科版化学高一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高级标题从海水、海带中提取溴和碘卤族元素氧化还原反应1. 海水中提取溴 蒸发浓缩 通入氯气,使溴离子氧化为单质Cl2+2Br-2Cl-+Br2 吹入热空气,得到粗溴 粗溴提纯:Br2Br-Br2通入SO2:Br2+SO2+2H2O2HBr+H2SO4再次用Cl2氧化,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得到高纯液溴2. 海带中提取碘 将海带晒干,灼烧,用水溶解浸泡,过滤,除灰渣 通入氯气 用四氯化碳萃取,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蒸馏,除四氯化碳,升华法得到纯净碘单质-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的的不同进行提纯分离分液使用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

2、层倒出萃取剂的选择 与水不相溶;与水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不与溶质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和水中的溶解性有明显差异;常见的萃取剂CCl4,苯,甲苯,汽油Br2在水中为棕黄色或黄色,再有机溶剂中呈橙红色碘在水中呈棕黄色,在有机溶液中呈紫红色溴水+苯 苯层为上层,呈橙红色 若+CCl4 CCl4为下层,呈橙红色碘水+苯 苯层为上层,呈紫红色 若CCl4 CCl4为下层,呈紫红色二.卤族元素1.溴和碘的特性溴:液溴极易挥发,一定要保存在棕色瓶中,表面覆盖一层水(水封),液溴极易使橡胶老化,不用橡皮塞 Br2的CCl4层显橙色碘: AgI可用于人工降雨 I2遇淀粉变蓝色 I2易升华2.卤素原子的结构F Cl

3、 Br I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易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得电子能力减弱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活泼性递减3.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卤素单质分子式F2 Cl2Br2I2颜色状态淡黄绿色气体,易挥发黄绿色气体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紫黑色固体溶解性与水反应能溶于水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密度 逐渐增大熔沸点 逐渐升高特性-易挥发,强腐蚀性易升华4.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H2反应*氢化物稳定性冷暗处即爆炸很稳定受热或见光爆炸比较稳定高温下较慢化合较不稳定持续热缓慢化合生成物即分解与水反应迅速反应反应反应比氯气慢很微弱的

4、反应置换能力 _逐渐减弱_元素非金属性 强弱单质的氧化性 强弱离子的还原性 弱强氢卤酸的酸性 弱强 氢氟酸为弱酸 其余均为强酸卤化银 易溶于水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黄色固体 除AgF外难溶于水和酸 见光易分解 氯化氢都极易溶于水氢氟酸要保存于铅皿和塑料瓶 4HF+SiO2SiF4+2H2O制取:HF:CaF2+H2SO4(浓)_2HF+CaSO4 HBr:NaBr+H3PO4(浓)HBr+NaH2PO4 HI:NaI+H3PO4(浓)-HI+NaH2PO41. 与金属单质反应(除金银铂外,有时需加热) F2,Cl2,Br2与变价金属生成高价盐 I2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盐 随氧化性减弱,反应越来

5、越弱2. 与碱反应X2+NaOHNaX+NaXO+H2O(卤化物+水+次氯酸盐)3. 互相的置换反应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Br2+2KI2KBr+I25.检验Cl-,Br-,I-Cl-的检验: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含Cl-Br-的检验: 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不用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Br- 加入苯,再滴加氯水后震荡,在溶液上层看到橙红色,则证明含Br-I-的检验: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不用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则证明含I- 加入苯,再滴加氯水后震荡,在溶液上层看到紫红色,则证明含I- 加入淀粉溶液,再滴加少量

6、氯水,若溶液变蓝,证明被测液中含I-三.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本质:得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部分分解反应、部分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部分分解反应(CaCO3)、部分化合反应(CO2+H2O)(2)规律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同一元素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有同种元素价态归中,只靠拢不交叉反应次序: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先氧化最强的,在氧化次强的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依照金属氧化性顺序表,越向后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同种元素,高价态比低价态氧化性强单质的氧化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基本一致F2,Cl2,Br2,I2,S 其单质的氧化性减弱,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价态和反应条件也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理:化合价上升总价数=化合价下降总价数 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特殊:双原子分子需按两个原子一起配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