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99249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一、说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本篇课文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值得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2、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性价值。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雕刻精美隽永的短文,表达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展现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在“美丽奇特”的境界里,潜移默化的营造净化心灵的氛围。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格教育,真正起到丰盈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积累课

3、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四、说教法与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五、说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2利用小黑板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六、说教学课时:2课时,今天上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二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语言,感悟精神四、拓展学习,加深理解八、说板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花团锦簇人人为我姹紫嫣红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评1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对“奇丽”和“奇特”的理解。能先让学生了解字典中“奇”的意思,再理解在具体语文环境中的意思,最后通过置换比较来加深理解这两个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通过置换比较、揣摩品词,我们认为也是一种良好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更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还有从“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这一个问,抓住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时机,让学生进行语

5、言训练,积累描写花的词语。从让学生一边听朗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再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的这个教学设计中,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读、听、想、说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还有一个假设“假如你是一位刚做完作业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你会-”等等,诸如此类,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语言训练的机会很多。还注意把人文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如:一生说,“我会把它(花)搬回家。”此时,引导说:“爱花就种花,不能偷花。”充分体现了我们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言语实践去学习和发展语言,课堂语文味比较浓,而且训练还有一定

6、的深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如果在品读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将能大大地丰富他们的语言库存。总的说,课堂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训练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2以读代讲,以读悟语 比如在感悟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往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时,执教者善于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了逻辑引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感悟语言,真正地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以读悟语”的要求,我觉得这是比较精彩的一个环节。3高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按常规的学习情况看,也许会说:高年级的学生在低中年级识字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学习生字新词的环节中我们不要降低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再一笔一画地示范书写,让学生像低年级那样进行描红、临摹。是的,高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反馈来落实。对生字新词的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读或者进行实际的正确运用来检查,甚至可以通过听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最后师生进行点评,订正。但是执教者的学生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基础不扎实,加上地方语言的影响,对于此情况,老师能因人而异地进行施教,如重点指导“姹”的读音和“嫣”的书写等,我们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