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986688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A.三字经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溺:_故:_堙: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5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6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7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2. 课内阅读。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2、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抛弃)(_)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_)2下面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学业。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C.李白感谢她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学业。3“问之”是_向_提问,他可能会这样问:“_”4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A.水滴石穿B.恍然大悟C.点石成金D.粗中有细3.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ch zh)小儿游。看道边李树

3、多子折(zh zh)枝,诸儿竞(jng jng)走取之,唯(wi w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阅读文言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B.唯戎不动(只有)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3试着写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的意思。_4你一定能说出王戎不取道旁之李的原因吧!_4. 阅读理解。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

4、书,遂成大学。(注释)穿:凿穿。其:它的,指蜡烛。之:指代书。邑人:同县的人。偿:报酬、回报。遂:于是、就。1“资给以书”的“资”意思是_。当这个字表示“钱,货物”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_。2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不逮:烛光照不到。B.穿壁:在墙上凿洞。C.大姓:姓“大”的人。D.佣作:做雇工,劳作。3根据文中第一句话用一个成语来起个题目。4(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2)这是对匡衡的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他_的品质。5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请你列两个小标题。_5. 文言文阅读。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

5、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欲:想要。惠: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别)。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原因。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_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A.当机立断B.胆大心细C.聪明机智6. 课内外比较阅读。语段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

6、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wi);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dng)林B11。注释:本文选自山海经。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渴:他感到口渴。饮:喝。河、渭:黄河与渭河。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弃:遗弃。B11邓林:桃林。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故为精卫为:化为()因为()(2)夸父与日逐走逐走:走路()赛跑()(3)河、渭不足河:河流()黄河()(4)道渴而死道:路途中()道理()2写出下面句

7、子的意思。(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_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1)目标远大()(2)气魄非凡()(3)不自量力()(4)追求光明()(5)意志坚强()(6)决心坚定()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5比较两个故事,选一选。(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的愿望。(多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坚韧不拔爱好和平(2)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用“夸父逐日”来比喻(_)。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按既

8、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奋斗到底。7.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诸儿取之,回答问题。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1“折枝”的意思是( )A.折断了树枝。B.压弯了树枝。2从“_”和“_”两个词可以看出树上结的李子很多。3“诸儿竞走”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8.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溺:_故:_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3大海十分辽阔,精卫却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塞大海。这表现了精卫()A.做事自不量力,十分愚蠢。B.坚定的意志和顽

9、强的毅力。C.做事不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行动。4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A.小豆豆在围棋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她坚持刻苦练习,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冠军。B.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C.林雯雯每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挂红灯笼,贴春联。9. 课文回音壁。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契其舟,曰( )求剑若此(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故事中的楚人“求剑

10、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10.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释)宋:宋国。富人:富裕的人。坏:毁坏,损坏。筑:修补。盗:偷盗。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B.其家/甚智/其子。C.其家甚/智/其子。D.其/家甚/智其子。3根据短文内

11、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11. 阅读理解。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解释下列字词。(1)恭_(2)囊_(3)博学_(4)练_2解释下列多义词。(1)囊萤夜读_则练囊盛数十萤火_(2)以照书_以夜继日你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_4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什么?_(2)你还知道哪些苦读的故事?举23个例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_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