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28469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涪陵榨菜:“中国榨菜第一股”的股外音11月23日,沪深股市大盘一片萎靡,但首日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的“涪陵榨菜”横空出世,以25.5元的价格高开后一路狂飙,虽经3次停盘,最后仍报收40.8元,涨幅高达191.63%,意气风发地挺进今年上市新股首日涨幅三甲! 这只还夹杂着泥土味道的“涉农”新股,其不俗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同样让人玩味不已的是,“涪陵榨菜”所代表的涪陵榨菜集团是一家来自三峡重庆库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所依托的不过是这个地区漫山遍野的青菜头。几天过去,在重庆乃至全国资本市场,关于这个小小青菜头的热议还在持续。在官方及众媒体的表述中,涪陵榨菜集团上市含有的“兴奋元素”无非是:中国第一家榨菜上市

2、企业,沪深股市首只榨菜股。对于重庆而言,此“菜”更具里程碑意义这是重庆第一只登陆A股的食品股。在资本市场抑或整个榨菜行业的一片喧闹当中,冷静倾听涪陵榨菜上市的“股外之音”,或许更能给农业产业化以及打造农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思想带来奇思遐想。为什么是“涪陵榨菜” 抢得两个头彩的,为什么偏偏是“涪陵榨菜”?涪陵的浅丘地形以及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涪陵榨菜特有的鲜香嫩脆品质,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3.2%,是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榨菜产区,已有“中国榨菜之乡”的美誉。历经百年沧桑,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齐名,成为“世界三大名腌菜”并位列其首,原本只是榨菜原料的涪陵青菜头也随之成了“重庆第一菜

3、”,行销全国。涪陵榨菜还串起了一个从选种、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全国蔬菜产业中亦属仅见,由此成为带动当地60万菜农增收的“财富匣子”。涪陵榨菜集团作为一家以榨菜为原料,开发佐餐开胃菜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过20多年苦心经营,已稳坐中国榨菜加工企业的头把交椅,且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榨菜腌菜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涪陵区委、区政府更是将其视作“农业工业化的典范”,决意培养其为中国佐餐开胃菜行业的绝对领军者。 但长期以来,因为菜卖的价格低,农民都是捧着金字招牌讨饭吃。2006年,青菜头曾经每公斤贱卖至0.16元左右,农民种植一亩榨菜的收入

4、不过几百元。而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全国榨菜生产加工企业如过江之鲫,遍地狼烟,其中仅重庆就有160家、浙江80家。单个企业或品牌的市场呈明显的区域性,全国市场占有份额较低。而且,因为这些酱腌菜企业良莠不齐,市场竞争处在价格竞争的初级阶段。做大榨菜集团成为涪陵区重要的工作目标。想在短期内整合资源做强产业,只有依靠资本市场!2007年,新任涪陵区委书记张鸣赴任不久,就将榨菜集团上市计划反复提上议事日程。张鸣认为,要做大行业龙头,“和资本市场联姻,是最快捷的出路”。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重庆直辖市而言,同样结构的涪陵区无疑成为一个样板,涪陵榨菜的包装上市,成了一次破冰之旅,榨菜产业承载着的60万菜农

5、持续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命题,也将在这里取得明确答案。这样的企业,理应加速上市。这样的产业,理应由一个“股字号”企业去引领未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涪陵榨菜集团包装上市,似乎毫无悬疑。四年跌宕上市路但在衣着光鲜的背后,涪陵榨菜的上市之路绝非坦途。其背后的艰辛,对于其他有着上市计划的农业企业来说,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2007年开始,涪陵榨菜经过前期准备后,雄心勃勃地冲刺证券市场。其时,涪陵看中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创业板即将开闸,首批将有100多家企业上市。在万事俱备只等证监会“东风”时,“意外”发生了。 2008年3月,证监会一纸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回避受到产业政策抑制的传

6、统企业,其中明确指出“保荐机构应谨慎推荐食品饮料行业”。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水面的暗礁,涪陵榨菜的上市航程顿时搁浅。一时间,关于涪陵榨菜上市被拒的谣诼纷起,但尘埃落定后,最终,人们普遍认定了一个因素:登陆创业板这艘融资航母,高成长性才是投资者青睐的关键所在。 换句话说,涪陵榨菜集团面临成长性之困。公开资料曾显示:2007年至2009年,涪陵榨菜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是4.40亿元、4.38亿元、4.58亿元,3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2%,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可能仅仅维持在10%左右。这样的业绩,委实难以打动投资者挑剔的眼光。对于更多有着这样名号或那样光环准备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而言,涪陵榨菜集团上市之路

7、,或许提示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修练内功。经历“被拒门”的震荡之后,涪陵榨菜集团上市雄心不减。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一场袭击了多半个中国的冰雪灾害,使中国青菜头减产30%,涪陵榨菜集团因此在30年来首次提价,并于2009年再度提价。两次提价后虽然销量下降,但利润从2007年的1000多万元分别提升至3000多万元、4000多万元,今年则有望冲刺5000万元大关。2009年,涪陵榨菜集团还大幅调整产品结构,挥刀砍掉了80多个不赚钱的品种,保留了20多个主力盈利品种,企业的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就是那次意外刹车引致了涪陵榨菜集团3年的厉兵秣马,涪陵榨菜上市的“

8、资本”基本攒足,并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转战中小板。今年4月,作出这一决定后,不过半年时间,涪陵榨菜终于在中小板上胜出,仿佛冲刺到终点的运动员,身上披满了红带。不仅仅是酱腌菜业洗牌兴奋点在两个方面:一个小小的青菜头也可以享受资本盛宴!他们看重的是资本市场“第一家”的标杆意义。另一方面,涪陵榨菜上市,意味着全国酱腌菜行业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都可喜可贺。 涪陵榨菜上市曾引发争议,许多人质疑其上市资格。但长城证券武汉营业部毛永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品种有特色、公司基本面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为什么不能上市?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则认为,上市公司一般应是民族企业的佼佼者,涪陵榨菜集团就是其一。 中山证

9、券武汉营业部分析员刘震表示,涪陵榨菜上市不仅能募集资金,其规模、品牌、信誉等级等无形资产都能得到提升。而对于重庆这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年轻直辖市而言,从整个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角度来考量涪陵榨菜上市,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2009年,重庆市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828万亩、1177万吨,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在重庆市蔬菜产业的规划版图上,有三大重点区域:一是60万亩的蔬菜生产优势带,二是50万亩的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区,三就是以榨菜为主的200万亩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加工蔬菜产业带幸运地在榨菜集团的龙头引领之下,率先赶上了一场“资本盛宴”。而且榨菜集团在上市募集到资金后,将上马一系列自动

10、化改造和增加新品的项目。它因此给其他两大蔬菜产业带带来遐想还有压力:他们那里也可以诞生上市企业吗? 涪陵榨菜上市所引发的新闻效应,除了抢得“两个第一”的头彩以外,还有人们关于“小小菜头大产业”的惊呼。因为,一包涪陵产的“乌江”榨菜最便宜的只有1元左右,相比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它的价格实在不起眼。但即便如此,涪陵榨菜仍然靠着每包榨菜贡献的3.5分钱利润,打造出了一个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的“榨菜航母”,而且与重庆名震一方、以生产摩托和汽车为主的力帆实业集团同时上市。“特有的销售模式、品牌战略、质量控制以及长期坚持的规模效益理念是涪陵榨菜取得成功的杀手锏。而这个杀手锏其实值得所有农业企业学习和借鉴

11、。”重庆市社科院一位学者表示,涪陵榨菜上市这个标志性事件点燃了整个农业产业的希望之火。这位学者同时认为,中国的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当中,涪陵榨菜的成功上市,并不仅仅是重庆农业的标杆,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广阔天地里,它都是可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的样本。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演进规律揭示,农业企业上市,一方面需要依托成熟的产业化体系,一方面需要有成熟的重点企业,如果两者均已具备,上市时间表就已掐响。 在涪陵榨菜上市之前,曾有人调侃:“河北臭豆腐上市获批了,河南烤地瓜、东北苞谷、萧山萝卜也在争取。”如今要加上这碟“涪陵榨菜”了。这些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农产品争相上市的迹象表明,这些民生不能须臾离开的琐屑之物,如今真的开始在大放光芒了。有条件的农业产业企业,真的应该不失时机努力了。上市,不是神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