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5269950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钓鱼的启示》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教材P58-6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等词语。2、 能力目标: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像“鱼”的诱惑的能力。3、 情感目标: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方法:1、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

2、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朗读感受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2、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

3、终生的启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一起去认识这位小男孩,看他从钓鱼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2、 齐读课题。3、 释题: “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自读课文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二)检查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语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b、找近义词。 抉择(选择) 告诫(劝诫) 师:(拿出两只颜色不同的粉笔

4、)我想从中选一只,能不能说“抉择”?(不能,“抉择”指很难的选择,可能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告诫”什么时候能用呢?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警告、劝诫)(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单的话讲一讲。(课文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随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严格遵守时间上的规定,将已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水中。)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一)、理解“启示”1、课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题目中的中心词是什么呢?(启示)那么通过钓鱼这件事,作者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答案就在文中,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找一找吧!2、谁愿意把找到的句子与大家交流呢?a、课件出示: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

5、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b、你们都觉得这句话是钓鱼给作者带来的启示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 你认为“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在钓鱼这件事上,怎样做就是对的,怎样做就是错的? 面对这样一条大鲈鱼,作者与父亲的意见一致吗?他们的意见是什么?板书:父亲 “我”(二)、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1、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呢?能找见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课件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

6、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阳光下轻轻翕动着。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能把作者这种得意的神情读出来吗?2、同学们,从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作者舍不得把鲈鱼放回湖里呢?3、交流,谈理由,并引导想象作者的心理活动,指导读。4、出示“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5、师:发现了吗?你们找得这些句子,有的是描写作者的(生补充:语言、神态、动作)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快速从这些句

7、子中找一找,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板书:(得意)(急切)(伤心)(乞求)(依依不舍)6、师:(指板书)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鲈鱼时的“得意”,到父亲要求放掉鲈鱼时的急切、伤心,以至到舍不得放掉鲈鱼时的乞求,依依不舍,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7、我们看到作者对这条大鲈鱼实在是太喜爱了,但因为喜爱就能占为己有吗?为什么?(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来两个小时)8、师: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这样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只是放与不放的问题,可作者做起来却很难,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老师相信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了解。9、再次出示启示的句子齐

8、读。10、从哪儿看出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呢?(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a、引导抓词体会“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b、指导读好父亲的话c、那么,你们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但父亲最终选择的还是“放”。(2)、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引导理解:不容争辩看插图想象:父亲会“不容争辩”地会对作

9、者说些什么?11、师:孩子们,此时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到处都静悄悄的,除了天知、地知、父亲知,“我”知外,根本再也没有人知道“我”没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放掉鲈鱼,这是不是不爱我呢?(生谈)12、师:这就是爱,他不是溺爱,而是一种严厉的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在作者11岁的人生旅途中,父亲给他上了一堂道德课,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但是在人生旅途中,作者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的“鱼”。面对这诱惑人的“鱼”,大家

10、猜猜作者会怎样做呢?课件出示: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加引号的“鱼”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有两种答案供同学们选择:(1)、捕捞指作者到诱人的大鲈鱼。( )(2)、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师:作者之所以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是非分明,一切都因为出示父亲的话(生读):作者也深深明白:是父亲让作者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作者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课件出示(生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力量。通过找具体的句子,使学生明白我之所以不放鱼的原因和父亲坚持要放鱼的做法是正确

11、的,让学生对是与非有进一步的理解,明白文中的“我”做法错在哪里。(三)、德育渗透1、师: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父母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你会怎样做?、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样做?2、师:听着你们的回答,老师看到了你们在道德面前,是非分明的表现,这就是钓鱼的启示一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澎湃着千言万语,那你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四、课堂检测: 小练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交流、评价五、出示名言,与学生共勉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法国著名数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这句话吧!出示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得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也让我们记住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这句话吧!出示: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六、布置作业: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2搜集有关道德的名言。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我父亲 钓鱼得意得意 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 启示 严格教育道德实践有道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