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2418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 名词解释、填空、选择1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2心理发展的特点(p20)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方向性和可塑性 3)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4)发展的关键期 5)历史和文化背景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57和59,60) A、其认为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心理结构的适应;适应就是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包括同化和顺应这两种相互联系又截然不同过程 B、客体永恒性 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它们,因此此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游戏 C、守恒法则 即懂得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智力

2、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4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分类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既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根据迁移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终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特殊迁移和普通迁移5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些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6韦纳概括了人们将成败原因归类的三维度:内外源、稳定性 和 可控性7 学习策略课堂教学类型包括:观念训练 元认知训练 具体策略训练8 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家庭

3、、同伴 和 大众传媒 等方面。9 佛洛依德佛洛依德把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口唇期(01岁):这时期,力比多投射的位置在口唇周围。婴儿可以通过吮吸、舔、咬、咀嚼、吞咽等方式获得快感。若口腔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紧张与不信任的人格特点。肛门期(13):肛门成为快感的中心。此时的排便训练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儿童在排便方面的自主性受到阻碍,无论排便是否都会与父母发生冲突。冲突若过强则可能导致所谓的肛门期人格。性器期(36):这时期,力比多投射的位置在生殖器周围,儿童开始产生恋母或恋父情节。儿童对异性父母产生感情,惧怕同性父母,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同性父母那样的。通过这种自居作用,儿童的超我就发展起来了。潜伏

4、期(611):这一时期的性冲动进入暂时的停滞状态,男女儿童的界限比较清楚,基本分开活动。生殖期(11岁以后):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性冲动在经历了短暂的停滞后又重新活跃起来。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生活。佛洛依德自我遵守的原则:“现实原则”来满足个人需要和冲动10 认知: 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如推理、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以及知识、计划、策略、技能等产物的获得。11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107108)他认为智力由 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组成12 自我意识从内容分为:物质或生理自我、精神或心理自我、社会或文化自我13人格(203): 是个体内在身心

5、系统的动力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4 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即学会如何学些、态度即品行、动作技能即技能15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包括 力求成功 和 避免失败16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17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最近发展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18 马洛斯的人的7

6、种需要层次按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排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9 双生子研究法:是经常用来研究人格形成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方法。20 “同化”和“顺应” “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中。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况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图式)把刺激整合进来。 “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当有机体不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21 学习风格分类:(一)认知的知觉风格-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二)认知的问题解决风格-沉思型与冲动型。(三)认知

7、的记忆风格-齐平化型与尖锐化型。(四)认知的逻辑推理风格-整体型与系列型。(五)认知的思维风格-聚合型与发散型。 22迈克卡 将 学习策略 分为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23卡特尔将一般智力分为:液态智力:(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智力:(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二、简答题1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阶段的影响,主要指生物性上的成熟和年龄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包括接受教育的年龄、女性更年期、职业事件等。历史阶段的影响,指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如战争、经济状况等。非规范

8、事件的影响,指对某些特定个体发生作用的生物与环境因素,包括疾病、离异、职业变化等。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特点(P114) 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3 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的涵义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称“匹配策略”)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行有意识弥补的教学策略(称“有意失配策略”)4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独创性:指思维区别于其他东西的显著性,在测量的结果上表现为产品的与众不同的程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标志之一流畅性:指思维的发散程度,在测量上表现为短时间内

9、产生大量的产品变通性:指思维发散的类别,表现为在对待同样的问题上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精细性:指思维过程中对已有想法做进一步完善,从而使思维的产品更具体化现实价值:指创造性思维必须考虑其结果的现实价值,具有指向性和可行性5 正确奖赏的原则奖赏必须是针对学生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奖赏要针对真正的进步和成就尽可能采用社会性而非物质性的奖赏奖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6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体体现为: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

10、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7 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人格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人格是相对稳定人格是独特的8 影响学习的迁移因素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原有知识的巩固性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9 有意学习的条件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心向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10 学习策略的含义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谋略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标志11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社会化

11、的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第一阶段(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13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36):主动对愧疚第四阶段(612):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1218):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1825):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2550):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50至死亡):完善对绝望12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理论: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独立的功能系统,每种智力在不同社会中的价值不尽相同,但各系统可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智力包括: 言语智力 即 运用语词能力 逻辑数学智力 即 有效运用数字和合理推理 空间智力 即 准确地知觉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音乐智力 即 音乐知觉、辨别和判断音乐、转

12、换音乐形式及音乐表达能力 身体-动觉智力 即 运用全身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人际能力 即 快速地领会并评价他人的心境、意图、动机和情感的能力 内省智力 即 了解自己从而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 关于自然的智力 即 对自然事物进行理解、联系和分类及解释13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规则的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学习过程是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14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15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1)学

13、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习定势4)认知结构三、论述题1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遗传决定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大脑的结构和先天机能特性由遗传因素决定环境决定论: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 A自然环境包括胎内环境 即母亲的情绪、习惯、心理活动对胎儿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B社会环境:家庭、出生次序和独生子女、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自我意识决定论:包括物质或生理、精神或心理、社会或文化的自我2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3 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

14、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与愉快的刺激相联系,使之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情绪。比方说,让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在鼓励、肯定、舒适的氛围下上台发言,学生逐渐将

15、来自发言的良好感觉与发言这项活动联系起来。4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教育的启示(P105_107) 1) 理论: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独立的功能系统,每种智力在不同社会中的价值不尽相同,但各系统可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智力包括: 言语智力 即 运用语词能力 逻辑数学智力 即 有效运用数字和合理推理 空间智力 即 准确地知觉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音乐智力 即 音乐知觉、辨别和判断音乐、转换音乐形式及音乐表达能力 身体-动觉智力 即 运用全身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人际能力 即 快速地领会并评价他人的心境、意图、动机和情感的能力 内省智力 即 了解自己从而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 关于自然的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