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二氧化碳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0515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讲二氧化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3讲二氧化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3讲二氧化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3讲二氧化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3讲二氧化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讲二氧化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讲二氧化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3 讲 二氧化碳1(2012 年江苏苏州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 (2012年四川广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Na和K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 CO2的过多排放形成酸雨C. CO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质结合导致中毒D.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2012 年湖南娄底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 而降

2、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教科书循环使用B. 少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4(2012 年山东日照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 为了 QQ能够升级,长期把 QQ挂在线上C.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垃圾分类回收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5(2012 年江苏苏州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3、 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C.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D. 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6(2012 年浙江杭州 )常温下把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 就停止反应。 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 由此得出的结论或 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C. 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D. 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7. (2012 年浙江台州 )碳的耗用量称为 “碳足

4、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 “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 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8. (2012 年重庆 )2011 年 10 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CO2分子间有间隔B. CO2气体较易液化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 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

5、室效应9.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下列关于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 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B.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 等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 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D. 危害:C0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0(2012 年浙江丽水 )2011 年 11 月 28 日到 12 月 11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 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有关

6、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1)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 ( 填序号 )。A. 温室效应B.酸雨C.白色污染D.臭氧层空洞(2) 为了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3H2=X+ H2O,则X(甲醇)的化学式为 。11. C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1) CO2 能 与 碱 反 应 , 写 出 它 与 Ba(OH)2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 CO2 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 CO2 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 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

7、含有氯化铵。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3)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CO2。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天 然 气 ( 主 要 成 分 为 CH4) 完 全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 计算1 g CH4完全燃烧产生 CO2的质量m =g(精确到0.01 g); 从 下 表 数 据 分 析 , 与 煤 (C) 相 比 , 用 天 然 气 作 燃 料 的 优 点 是1 g 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g放出的热量 /kJCH4mC3.671 g 物质完全燃烧563212. (2011 年广东梅州 )实

8、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图仪器回答有关问题(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若用KMnO4制取并收集02,应选用的仪器除外还需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C0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 来鉴别 CO2 和 O2。实验室制取C02与实验室制取H2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气体发生装置相同;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反应条件相同; 化学反应的类型相同。13. (2012年安徽)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0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下图所 示装置来完成实验 (杂质不与酸反应 ):(1)仪 器 的 名 称 是 。 A 装 置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9、 方 程 式 是 : 。(2)c装置应当选择上图中的 (填“I”或“n”),其作用是(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 A 装置改成下图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14. (2012 年浙江杭州 )小张用足量的盐酸、 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02。你认为小张()。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 C02,因为C02可溶于水B.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 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 C02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 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 C02D. 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 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 C0215. (2011 年广东广州 )某校“我与化

10、学”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02。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的塑料袋燃烧后产生C02的质量。(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 ,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装置I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 0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 产生02的化学方程式是: 。塑料袋燃尽,装置I逐渐冷却时,装置H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I中,原因是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 (填字母 )。A. 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B. 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n的质量C. 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川的质量16 (201

11、2 年四川雅安 )某探究小组拟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CD(1)A 装置中收集气体的仪器名称是 。(2)能够实现气体发生和收集的正确装置是 。该装置中制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 。某研究小组拟用装置 A中的发生装置产生 C02。实验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 酸138 g,则需要用 mL量筒一次性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mL(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才能配制出该稀硫酸。17. (2012 年山东烟台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的名称是。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I03和Mn02制02

12、应选的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并控制产生 H2的速率,应选 。(3)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02,氧气应从 (填“b”或“ c”)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 b”或“ c”)端导入。(4)若 用 装 置 F 进 行 C0 还 原 Fe203 的 实 验 , a 处 的 现 象 为 ;该装置 中气球的作用是 。18. (2012年四川自贡节选)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02,并检验C02的性质.试回答以 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 A 的。用装置A来制取C02,所用的药品是 和(写化学式)。若要用装置B鉴定C0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当将标和的导管口连接时, B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 若要用装置 C 证明 C0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 当 将 标 和 的 导 管 口 连 接 时 , C 中 看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5) 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上图所示,当将标和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