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论文材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98598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教兴国论文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兴国论文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开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立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在开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的开展;及时制定有效的开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大力开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使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变成强大的人才资源。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辛奋斗精神

2、,确立正确成才目标,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立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奉献。 5、三次科技革命是如何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三级跳的?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请从教材中找出表达这一观点的史实 1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2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跃进了电气化时代,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开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为经济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

3、国论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立的需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1995年5月,党中央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年来的实践说明,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势在必然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准确把握国内外开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抉择。 第一,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开展经历的根底上提出来的,反映了经济社会开展的普遍规律。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开展的重要动力。纵观

4、人类文明的开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19世纪后半期以电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一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进入全面、深入开展阶段,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开展速度快慢、综合国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是开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根底。近代以来,教育的创新和开展成为各强国兴盛的重要原因。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支受过一定根底教育、素质较高的熟练劳动力队伍。1994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5、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提出,“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开展。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将加速科技开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作为其开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经历的根底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根本国情,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规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缺乏、经济文化比拟落后的开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还很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我们面临着优化经济构造、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开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严峻任务

6、,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在一个劳动者素质不高的国家里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经济开展,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同志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形成和开展起来的依靠科学与教育进展现代化建立的理论和同志90年代关于开展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我党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 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的伟大实践中,同志始终把教育开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进展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开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于教育开展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开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1988年,同志通过总结当代科技领域变革对经济社会开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事实,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还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开展。他在1991年就指出:“把经济建立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8、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X重宣布: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九五方案和2021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为我国的根本国策。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就辉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立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

9、荣强盛。 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于历史上有人曾经提出过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在尚未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中国还不具备依靠科技和教育建立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历史前提,“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只能是一种善良的愿望。科教兴国又是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的。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我们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开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实施这一战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西方国家的经历做法,只能有选择地借鉴。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开展时期。党和国家首先采取措施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

10、社会开展相脱节的问题。第一,从组织领导入手,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及其同经济开展的协调。截至2003年底,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了14次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第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开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相继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明确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创新,开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努力从体制、机制、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开展的

11、结合。通过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科技和教育体制。第四,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科技教育开展的机制。第五,在继续实施科技攻关方案、星火方案、火炬方案的同时,启动了973方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国家级科技教育方案,直接推动科技教育的开展。 经过近10年的开展,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学知识生产数量增长迅速。载人航天飞船、基因组研究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说明我国在当今假设干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某些重点和关

12、键领域接近或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对经济社会开展的奉献不断增大。1991年到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从3000亿元左右增加到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例由10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开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根底教育快速开展,2000年,在大局部地区如期实现了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

13、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总体规模扩大、构造改善。高等教育蓬勃开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开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0年与20世纪70年代末期相比,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加了34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教育的开展还为现代化建立作出了巨大的知识奉献。高等学校科研实力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根底研究领域的生力军。2002年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占工程总数的77以上,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工程占工程总数的60以上。教育事业的开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总量提高和现代化建立各项事业迅速开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14、。 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任重道远 我国的科技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 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开展,提高人民的*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平安,必须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第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达。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和主要标志;科学和教育是先进文化建立的根底工程,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先进文化建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推动文化开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教育的优先开展,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15、就无从实现。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开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从全国范围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工作还很不平衡。在一些地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停留在口头上或字面上,而没有落到实处。关键问题仍然在于如何认识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有的同志认为,开展教育是软任务,百年树人,远水不解近渴。近代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的历史经历证明,教育既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深厚根底,是持久起作用的因素,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开展,成为强国的直接原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开展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是一个具有根底性、根本性的重要因素。还有人提出,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也要市场化、产业化。必须看到,教育首先是崇高的公益性事业。受教育权是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权利;开展教育事业,向全体公民提供教育效劳,是国家的崇高职责。教育单位可以办产业,教育的一局部也可以按产业来办,但是教育不能产业化。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有其不同于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不能用办企业的方式来办学校。教育产业化的主X,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世界各国教育开展的实际,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性质和宗旨。以教育产业化为由试图减轻政府部门办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