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97828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求平均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三、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是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

2、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2、同时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五、教学具准备:1、每个小组收集矿泉水瓶,并进行统计。2、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及课件。六、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提问质疑1、老师拿出10支铅笔“老师把这10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只?2、老师再拿出10支铅笔“老师分给一人6根,另一人4根,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支?学生讨论得出平均每人分得5根。质疑:这次平均每人分得5根,与第一次每人分得5根,一样吗?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清楚了。(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两次分一分活动,使学生产生平均分与平均数新旧认知

3、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为后面的教学拓展埋下伏笔。)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三月是学雷锋月,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勤俭节约。”1、出示例一(课件)某班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小明15个,小亮11个,小兰12个,小红14个。引导学生答出小明最多,小亮最少。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老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平均瓶数会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移多补少”的方法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师:那为什么要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小红的一个给小兰呢?师:是啊,因为小明收集的最多,把多

4、的移出来补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做在练习本上。学生板书学生讲解生:14+12+11+15=52524=13(个)师: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生:先算出总共瓶子数52个,有4个人,就平均分成4分,所以是524=13(个)。师:说得多好啊。在这道题中13是每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吗?(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生:不是。13是四个人收集的平均数。师:对。平均数13能反映出四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都趋向于13个。师:13瓶比最少的11多,比最多的15少,是介于最少和最多之间。(设计意图: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四人收集的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

5、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它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二、加深理解,形成方法“学习雷锋好榜样,八里庄小学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八里庄小学3-6年级学雷锋做好事统计图算出36年级做好事的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师:“平均每个年级做好事25件,你是怎样理解的?”师:小结:怎样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三、初步应用,内化提高1、看书例一2、数学书44页第1题发表、组长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填表、订正第()组姓名 平均数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小组合作填表订正,并与第39页中国

6、10岁儿童身高、体重正常值进行比较,看能发现什么信息。3、实验小学6个年级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第一天捐了480元,第二天捐了500元,第三天捐了52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平均每天捐款多少元下面的列式你认为正确的是:()说说你的想法。(1)(480+500+520)3(2)(480+500+520)6(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四、解答预设,加以区分“课前老师出的两道分铅笔的题,你能说一说前后两个5,意思一样吗?(1)题是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

7、人实实在在获得5支铅笔,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2)题是把10支铅笔分给2名的同学,一人6支,一人4支,平均每人分的5支,是6、4的平均数。“平均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意义不是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设计意图:对比练习,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五、联系生活、了解作用1、学会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那么在平时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数吗?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产量等。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数据:中国10岁儿童平均平均身高140厘米、平均体重34千克。本次期末测试三年级数学平均成绩9

8、2分。唐山一月为最冷月,全市一月平均气温为7,七月为最热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6小麦一年一熟一般亩产900斤中国人均年龄是75岁2011年,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3000元2、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选手得分、学“看来,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中的应用很广泛,你还知道哪里用到平均数的?”3、人均寿命达77.42岁比十年前增寿近4岁部分公交车买票的身高线从1.2米上调至1.3米。(设计意图: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了解用平均数不仅可以反映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有直观、简明的特点,而且是国家制定某些政策的重要依据。)六、课后思考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