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90929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设计武功县实验小学 何雪利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从课文中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2、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顷刻间,昔日整洁的街道,高耸的楼房,书声琅琅的校园,成了一片废墟。地震带来的是生离死别,是家破人亡。在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用真情演绎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把这个故事的名字

2、大声地说出来。二、预习检测1.请同学们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板书:了不起)三、合作探究1.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2、你又从哪儿看出了儿子了不起?四、交流展示(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默读课文第411自然段,孩子被压,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这位父亲又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分别是怎么劝的?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A、恳求B、急切C、崩溃

3、 、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父亲为什么不离开?因为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不论发生什么,想想会发生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在学习中,阿曼达遇到了困难,很苦恼(生:父亲和他一起商量如何解决)在生活中,阿曼达和同学踢足球,受伤了(生:父亲带他去医院)现在发生什么了?地震。阿曼达被压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将会做些什么呢?(一定把他救出来,并对他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一句承诺,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

4、一位( 坚定执著 )的父亲。2、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2)“挖”: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读好这个“挖”字。)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3)还有哪个数字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吗? 36个小时 A、36个小时是

5、多久?(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五十多节的语文课)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不睡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 B、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个小时?(体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 C、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 时间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 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有责任感 )的父亲。 3、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1)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师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象父亲的样

6、子:历尽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这样写父亲的外貌?(父亲为了找到儿子历尽艰辛,仍抱着坚定信念,决不放弃,可见他是一位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都成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4、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画面。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

7、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二)体会儿子的了不起过渡:这样伟大的父亲,同样有个了不起的儿子。你又从哪儿看出了儿子了不起?1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想象阿曼达会在废墟底下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亲情,产生信赖,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

8、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板书:信任勇敢。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板书:舍己为人)(三)总结全文,延伸“爱”过渡:终于令人感动的时刻到了,再读读文章的结尾?1.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吗?2、课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用到了哪些方法?(外貌、语言、动作)3.小结:同学们,这个感人的故事,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你觉得创造这个奇迹的力量是什么呢?(爱)爱是一曲不老的歌,是一

9、首感人的诗,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五、达标检测请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把这份爱写下来好吗?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定执著 信任勇敢 决不放弃 爱 高尚无私 有责任感 舍己为人 了不起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从课文的整体入手,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板块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通过简单的教学设计和简洁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得到

10、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节课,我充分重视了读,在不同时机、不同内容上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对中心句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朗读,采取补读的方式,而且补读的内容都是在理解这句话时应该注意的关键词语。加上随后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而且很自然地培养了语感。课文对父亲挖掘的过程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如何读好这句话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我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仔细品味父亲挖掘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练读,让学生在凭借联想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世

11、界的同时,加上课件相关词语的提示,很自然地读出了这句话的语气和语势。这样熔“导”“练”于一炉,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既注重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内涵 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发展上。这节课我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表达训练的融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用教材这个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写话,使学生会表达、会运用。 这节课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学会了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震撼于信念创造的爱的奇迹中。我们成长了自我,邂逅了一次美丽的生命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