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86514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包公审驴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公审驴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公审驴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公审驴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3通过学生课本剧的编排,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包公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包公审驴。.复习文章脉络。.交流:这是一桩怎样的案子?5. 齐读课题。二、品读探究(一)学习换驴部分.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驴为什么就成被告了?.

2、交流那是两头怎样的驴呢?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指导朗读(二)学习“审驴”部分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作简单批注(出示课件)2探讨交流包公在审案的过程中怎样使用计谋的?A、一审毛驴用计饿驴。指名读。 读了这几句话,你能说说包公一审瘦驴用了什么方法吗?断案如神的包青天审案时为何也要皱眉?“想了想”他想到了什么?(请联系下文回答)可见包公是怎样的人?指导朗读。包公是“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包公心里的想法? B、二审毛驴计打驴。抽读。交流。包公命令打驴毫不手软,说明他办案怎样?请你再读这几句话,要读出包公的英明果断。、三审毛驴计放驴。驴打完之后呢?指名读。这说明包大人怎样? (三

3、)学习“得驴”部分1包公用这种奇招来审驴,结果怎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2为了抓住小偷,包公故意把驴给放了,这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3质疑。、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放驴,驴自然会跑回家去,可他为什么一定要威风凛凛的升堂、拍惊堂木、并大声喊呢?B、小结。C、用一两句话来夸夸包公。D、再读句子,读出包公用奇招破奇案的威风严正、胸有成竹和沉着果断。E、总结写法。三、拓展延伸(一)想想这个故事中除了包公使用计谋,抓住了小偷,为老百姓伸张正义,还有谁用了计谋?结果如何?1交流探讨小偷是怎样用计的? 2小偷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3小偷用计结果如何? 4小结。(二)诵读有关智谋的名言。1出示智谋名言,生读。2小结。(三)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1.小组表演。2.全班交流。四、总结全文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把包公审驴编成课本剧在课后再演一演。2读一读包青天这部书,了解更多的包公审案故事。板书设计 包公审驴(奇案)小偷: 换驴(偷梁换柱)被抓 饿驴 包公 打驴 (欲擒故纵)破案 放驴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