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86348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王英.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画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王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设计理念】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对古诗的热爱,对诗人的敬重之上的。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不仅仅是读一首诗,教一首诗,而应该将它作为一种载体,指导学生研读古诗本身意象,深层意境,从而拉近与古诗的距离,与诗人的距离,在声声朗读吟诵之中爱中国的名花、爱中国的古诗、爱中国的名人、爱自己的祖

2、国。【教学过程】一、以单元主题谈话入诗,走进诗文。 1、中国是个花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有赏花、种花的传统。爱花之人不胜枚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花为题,创作了许多书法、诗词、绘画等艺术珍品,而能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像这样的人咱们清朝就有一位,他就是郑燮。2、谈谈你所知道的郑燮。(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聆听大家的交流,发现板桥偏爱画兰、竹、石,说明板桥偏爱这些事物。板桥是爱兰之人,他常常画兰花图,画完之后便题诗一首,画中花,诗中画相映成趣,即将要学习的古诗题画兰便是。如果在画好的竹子旁题诗就是题画竹。今天咱们先学习古诗题画兰。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理解诗意。1、请自由读

3、古诗,将诗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2、读了诗,喜欢板桥的诗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读古诗。评1:读得正确、流利评2:读得顺畅、字音毫无挑剔。3、再读读古诗,一旦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诗的味道就出来一半了。4、又读了古诗,更喜欢板桥的诗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读古诗。评1:读得抑扬顿挫。评2:你能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强弱变化。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5、再读读古诗,边读边赏花,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写了什么?过渡:诗人爱兰花吗?(爱)他对兰花的爱停留在嘴巴上吗?(不是,他画兰花、写兰花的诗)看来诗人对兰花有着很深的了解,是吧?三、品读诗句,激发想象,体会意境。1、再次走进诗中,将第一、二行诗连起来读一读

4、,想想诗人对兰花有着怎样的了解?A、写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香味。诗人告诉我们兰花生长在何处?(高山之顶)B、兰花生长在高山之巅,如果我是喜欢兰花的诗人,心中难免会有些担忧,比如:老鹰会用锋利的嘴啄伤兰花吗?有雷电袭击怎么办?暴风骤雨会摧毁兰花吗?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吗?(有)原来兰花生长的环境是如此的险恶。C、如果你是诗人有这样的担忧会怎样读第一行诗?点名朗读身在千山顶上头;如果你是兰花在那样的情形之下会怎样读D:诗人又是怎样告诉我们兰花生长得怎样呢?我们仔细的欣赏书上的兰花图。说说你看到的兰花有什么特点?(兰花长在悬崖峭壁上,枝叶尽力向上伸展。显得潇洒矫健、生机勃勃)E:如果你是诗人看到这样的

5、兰花会怎样读第一行诗?点名朗读身在千山顶上头;如果你是这样的兰花会怎样读?点名朗读身在千山顶上头F:难怪在诗人的心中兰花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这行诗中有一个字特别传神。是“身”字,诗人不用“生”。而用“身”,将对兰花的爱浓缩在这平淡无奇的词语中,真让人佩服!G:诗人对兰花的了解远不止这些,还有兰花的香味。香不香?(香)从哪里散发出的香味?(突出的石头和狭小的岩缝中)在这样的高寒之地,有多少人上来停留,有谁会注意到兰花,可是兰花不会因为无人问津而自卑、自弃,她们照样开出花朵,依旧吐露芬芳。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读?突岩深缝妙香稠(评:读出了赞美)H:兰花的香到什么程度?(“稠”字典上解释为浓,为何这里

6、为何不用“浓”)在生活中见过什么东西稠?感觉这些东西稠,需要用嘴巴尝,用手去摸。而“浓”却不能言尽。所以诗人是想告诉我们兰花的香味除了用鼻子闻得到,甚至可以触摸得到、品尝得到,你们说这香味稠不稠?妙不妙?(妙!真妙!)难怪世人把兰花的香味称为“国香”、“天下第一香”,这样的美誉真是当之无愧!如果你是诗人会怎样读?突岩深缝妙香稠(评:读出了赞美)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无与伦比的妙香,好一簇“妙”花!一起将前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在读中去想象兰花生机勃勃的英姿,那沁人心脾的妙香吧!过渡:诗人爱兰花,除了了解兰花生长的环境、散发的香味,还深深了解兰的

7、什么呢?2、再将后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想想吧!A、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诗人了解兰花脚下有无喧闹?有还是肯定有?(强调“非无”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有谁在喧“闹”呢?(翻滚的浮云)B、师引导想象:难道兰花脚下有没有风儿在吹拂?有没有鸟儿在鸣叫?有没有采药者或砍柴者路经此地?C:面对眼前的喧闹,兰花选择的是怎样的心态?来不相知去不留D:它们来的时候兰花知不知?(知道但是不理睬)走的时候留不留? E:发现没有,这闹中有静啊!闹得是浮云,静的是兰花。多么鲜明的对比。兰花的静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这是怎样的静啊!兰花静得(预设:洒脱、高雅、有个性、坦然、率真、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

8、悲)这不由得让老师联想到菜根谭里的一句联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所描述的境界。如果你是爱兰的诗人,会怎样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评:听出来诗人多么羡慕兰花能大胆追求自我;诗人多么喜欢眼前的兰花呀!)F:联系学生实际:同学们,我们需要兰花这样的“静”吗?(需要)什么时候需要?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交流感受。同学们所需要的“静”不正是我们要达到的的“善学思变、磨砺坚韧、自主灵性、彰显大气”吗?不光是同学们,王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向兰花学习,能静得下心来读书学习、静得心下来教书育人,我们都要向兰花学习。此时的兰花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世喧

9、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的品性让人折服。我们爱兰花,诗人爱兰花,爱兰花的人太多了。孔夫子称“兰当为王者香”,对兰美德推崇备至。比孔子稍晚一点的越王勾践在渚山种兰花以示明志。楚时屈原也酷爱兰花。他在被流放到沅湘后,在那里种植大片兰花,身上佩挂着兰,嘴里吟咏着兰,以兰抒发爱国爱民的情怀。齐读3、4行诗句,感悟兰花的品性。 小结:兰花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欣赏。板桥能读懂兰花,把对兰花的钟爱渗入到他的骨子里,他的人生里。人与花合一,融合的是他们的神韵,他们的品性。这恐怕也是板桥五十余年,专画兰竹,不画他物的缘由吧!为了看到一个更全面的板桥就让时光倒流,去了解板桥

10、的人生经历吧!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郑燮为官十二年,秉直清廉,不肯逢迎上司,但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救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诗中藏有一个成语正是郑板桥为官之时的真实写照。(两袖清风)再读整首诗,恐怕大家读到的不仅仅是诗句,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画。2、齐读古诗。还读出了一缕香,一簇花,一个多才多艺、追

11、求自我、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人,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品格。3、即将掩上书本,老师多么希望这合上的书本依旧能展现中国名花的迷人风采、依旧散发着中国语言文字的芬芳、依旧延续着我们每一个中国孩子对人生执着的追求!4、让我们在幸福的读书声中结束今天的古诗学习吧!五、课外拓展实践,提升诗趣。1、喜欢诗歌的同学,课外再搜集板桥描写兰花、竹子或其他方面的诗,摘抄在积累本上。2、对板桥这个人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在搜集有关的资料,办一份纪念板桥的小报。3、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兰花或者自己喜欢的花。板书设计:题画兰 (花) 妙 香 郑 品(清) 名燮 (人) 绝 艺 品人如其花 花如其人题画兰教学反思 古诗是中华

12、民族文化的瑰宝。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不仅仅是读一首诗,教一首诗,而应该将它作为一种载体,指导学生研读古诗本身意象,深层意境,从而拉近与古诗的距离,与诗人的距离。在古诗题画兰的教学中我希望我的学生能通过吟诵、思考、想象和感悟之中爱中国的名花、爱中国的古诗、爱中国的名人、爱自己的祖国。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以上方面呈现教学过程。听完这节课的老师告诉我,说老师在课堂上很有激情,学生也融入到诗当中。说明这节课是有效的。梳理之后,我觉得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一、 多重诵读,感知古诗之味道“诗乃诗人的心声”。 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品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

13、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因此,引领学生诵读是古诗教学之根本。在教学中,诵读应该是有层次的。如本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读出诗的节奏感,最后在品读诗句中进一步读出情感。读得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层层提升。如此诵读,学生才能读出意、读出境,读出情、读出味。其中最能调动学生诵读兴趣的莫过于品读诗句这个环节。还记得在学习第一行诗时,分别让学生从诗人和兰花两种不同的角色进行多元解读后个性化地诵读诗句,学生的诵读激情顿时点燃。通过反反复复的吟诵,兰花那坚贞不屈、坚韧不拔的形象定格在学生

14、们的头脑中。二、 激活想象,体会诗之意境古诗诗句精炼,也给我们阅读者留下空白。这空白之处正是学习古诗的玄妙之处。教学中就得依靠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古诗留下的“空白”。想象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在发展想象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挖掘诗句间存在的联系,启迪学生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再现诗的情境,培养想象能力。题画兰这首诗中,诗人写下了“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的诗句。这句诗表现了兰花不为浮云的喧闹而所动,始终保持那份宁静、那种淡定的品性。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令人激赏的的一

15、幕?教学时,由诗句中的一个“闹”字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兰花脚下有没有风儿在吹拂?有没有鸟儿在鸣叫?有没有采药者或砍柴者路经此地?(学生想象交流喧闹的情景)接着再问:面对眼前的喧闹,兰花选择的是怎样的心态?假如同学们是其中的一朵兰花,此时此刻会怎样想?有的学生说:“尘世中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还有的说:“一个人应有个性,不能受他人和外界的干扰,始终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用教师的讲解,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已走进了诗人“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的淡泊自足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又把语言、想象和诵读融为一体,唤醒学生的感官,化语言为画面,进入诗境。学诗的过程犹如人在画中游,诗情画意,妙不可言。三、 品味语言,感受诗之精妙古诗的语言凝练,跳跃灵动,意境悠远。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处。作为教师须要独具匠心,发掘诗句中的精妙之处,让学去生品味“寻常语”的不平常。教学一、二行诗句时,当学生想象到兰花身处恶劣的环境依旧长得生机盎然的画面后,引导学生欣赏“身”字。在诗人的心中兰花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这行诗中有一个字特别传神。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