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75309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_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较为干旱,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年温差变化趋势是从乙到甲逐步递减3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45题。4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抵御自然灾

2、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据此回答67题。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78年55%19.8%4.9%15.4%4.9%2008年40%44.1%6.2%1.3%8.4%6.该地的地形()A以平原为主 B以低山丘陵为主 C以高原为主 D以盆地为主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利用水面发展渔业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地面积A B C D人民网2011年8

3、月16日报道,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其中水稻总产250亿斤,可向销售区提供优质的东北粳稻230亿斤,有效缓解我国优质粳稻供应紧张的状况,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万公顷)图,回答810题。8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 D光照条件差9黑龙江垦区成为“中华大粮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占有耕地多 B机械化程度高C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技术水平高10黑龙江生产的粳稻质量要好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粳稻,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比南方肥沃 B水热条件比南方产区充足C生长期比南方产区长 D机械化水平比南方产区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

4、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113题。1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 D海南省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

5、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1415题。14据图推测()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1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城市化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618题。

6、16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17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1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

7、是: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920题。19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低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20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AaBbCcDd

8、 四类工业产品成本分布比重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122题。 1耕地2居民地3湖泊11333331111133333122313131111231311111113111111111 2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

9、化的进程。据此完成2324题。2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2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B C D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35题。25.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10、)市场广阔 资源丰富 海运便利 技术先进A. B. C. D.26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降低产品销售费用A. B. C. D.27.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A. B. C. D.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829题。28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C在此国城市化进程

11、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D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29在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技术指向型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C动力指向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30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二、综合题31、材料1: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 粮食流通格局图。 材料2 D(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12、。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繁(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 _ ,社会原因是_ _(3)和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甲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的突出特点是_ 、_ 。(4)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5)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6)材料2中的D地区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2、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左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