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97953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9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基础考点20 文言文阅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解析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0文言文同读体裁:游记类【基础训练】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如火以入,入之愈谬,其进愈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书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货也。既其出,则或等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本乐也。于是余有鸟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奉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2、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多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i.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B.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C.夫事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互相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如火以入B.入之愈浮C.其进愈奉D.火尚足以明也3 .下列句中加点的“

3、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来而记本者己少B.余之力尚足以入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叙述前后洞概况,分别突出其“平旷”奇绝的不同环境特征。B.第二段重点抒写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说明治学必须有坚毅的探索精神。C.作者认为游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有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和他人的协助。D.作者借游山说明事理,心得十分深刻,远超游山这件事,具有普遍意义。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而且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常美丽的景象,常常在那危

4、险遥远的地方。B.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C.而且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危险遥远的地方。D.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常美丽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答案】1. D2. D3. A4. C5. B【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意思是“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可见相”,辅助、支持。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A.拥:动词,拿着;B.深:形容词,深入;C难:形容词,艰难;D.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照明。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之:代词,这件事;B.之:结构助词,的;C.之:结构助词,的;D.之:结构助词,的。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他人的协助”错误,结合“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分析,并没有说需要他人协助。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除了需要志气与体力,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还要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正确的翻译是: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

6、地方A.“而且非常美丽的景象”错误,应该是“但是非同寻常的景观”;C.“而且”错误,应该是“但是“;D.“非常美丽的景象”错误,应该是“非同寻常的景观”。故选Bo参考译文: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垣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炮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

7、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

8、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9、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崂然洼然,若建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埃为类。悠悠乎与诲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眼也隙:闲暇B.学而起觉:睡觉C.外与天际际:交会D.

10、心凝形移释:解除束缚7 .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施施晅行B.攀援加登C.自远则至D.卧画梦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知不觉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B.句式多变,整散结合,既有三字句连用,又有四字句铺排,使得文气跌宕酣畅。C.首段写被贬后为排遣苦闷而寄情山水及游山之感,为下文写西山做铺垫。D.第二段正面描写西山高低起伏,“蜥然洼然,尺寸千里”,令人心旷神怡。【答案】6. B7. D8. D【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B.觉而起:睡醒了就起来。觉,醒来。故选Bo7.本题考

11、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表承接;ABC三项表修饰。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正面描写”错误,借助西山周围的山来凸显西山之高耸,应是侧面描写。故选D。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

12、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将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

13、,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1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般而歌之。歌口: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躺胪千里,旌旗蔽空,酶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扃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躲得,托遗响于悲风。”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膈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B.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C.正襟值坐危:端正。D.谈万顷之茫然凌:越过。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何为其终也B.侣鱼虾四友麋鹿耳得之地为声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惟江上之清风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平舟中11.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蟾于天地”。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D.作者描绘了“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酗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