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9580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瑞金一中近年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瑞金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押题卷(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诸国的变法使基于血缘关系的贵族世袭制逐渐被基于君主意志的军功官僚制替代,权力的天平偏向了君主一方.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 礼乐秩序逐渐崩溃B。 士族阶层迅速崛起C。 官僚政治最终确立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时间定位为战国时期,其主旨为此时权力天平向君主一方倾斜,贵族血缘政治逐渐被替代,这体现了地方分权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故D符合题意;A项礼乐秩序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士阶层崛起的确是战

2、国时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材料侧重的并非士阶层,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最终确立”,C不符合题意。2。汉文帝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把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权力下放民间,使得诸侯、豪强、大商人“訾至巨万”,以至于出现国家政权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的现象.这一现象A。 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C。 反映了地方势力强大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汉文帝时期“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权力下放民间,出现了“国家政权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的现象”,由此说明盐铁私营提升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力量,助长了地方势力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是

3、汉初的基本政策,但与材料信息不符,A不符合题意;B项侧重强调盐铁私营对经济恢复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三大权力下放使地方豪强势力大增,加之封国现象的存在,威胁到中央集权,D项不符合题意。3。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 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C。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 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成单一

4、的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B、C两项错误.4.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A。 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B。 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C。 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D。 宋代法律体系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宋朝对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说明宋代政府实行惠商的经济政策,故A正确;宋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

5、确立新的经济观念,B错误;宋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无法体现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了宋代部分惠商政策,不能体现宋代法律体系完善,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重农抑商政策分析解答。5.1901年前后,梁启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等四弊,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等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这一现象说明A。 维新思想已成社会共识B。 国人民族意识日渐觉醒C. 梁启超开始对清廷不满D. 西方学说已被广泛接受【答案】B【解析】【详解】由“梁启

6、超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史学具有只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等四弊”可知,国人已经能够区分“朝廷”和“国家”;由“提出新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等观点”可知,国人关注社会的进步;由“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可知,国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已成社会共识”太绝对,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的史学观点,无法反映出其政治观点,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午饭反映“被广泛接受”,D 项不符合题意。6。1913年,孙中山试图改同盟会为中华革命党,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并向其宣誓绝对服从;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在入党誓词中要求“全党党员守则十二条,通

7、令全体同志,一致遵行”。这表明其A。 缺乏真正的民主意识B。 “三大政策”由来已久C. 革命思想出现了倒退D. 希望强化革命的领导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并向其宣誓绝对服从”“全党党员守则十二条,通令全体同志,一致遵行”可知,孙中山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强化革命的领导力量,D项符合题意;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其中“民权主义”是其核心,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项不符合题意;由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断进步,C项不符合题意。7。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

8、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 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C. 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 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答案为B项。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项;D项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排除。8.1980年,步鑫生接任濒临破产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采取“联产计酬制”的做法,按照

9、完成定额好坏对工人进行考核,实行实超实奖,实欠实赔,超产得奖不封顶,欠产扣赔不保底,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他这一做法A。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B。 引入市场化管理冲击了企业僵化的局面C. 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D。 旨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改革开放初期,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在海盐衬衫总厂进行企业改革,创品牌、闯路子,努力搞活经营,严格内部管理,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B项符合题意;步鑫生采取“联产计酬制的做法,是借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A项不符合题意;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

10、984年通过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的目标,D项不符合题意。9.古罗马曾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方面,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说明,罗马法A。 在法官学者的推动下不断革新B. 特别重视个人的权利义务C。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D。 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方面,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方意思

11、一致为契约基础”可知,罗马法涉及经济交往内容,说明罗马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革新和重视个人的权利义务,排除;D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与材料中罗马法涉及经济交往活动不符,排除。10。1832年到1867年,英国有十届内阁因下院的不信任投票而倒台。1867年议会改革之后形成一个常规:大臣必须是两院中的人,首相则必须来自下院。迪斯雷利首相曾说:“全部国家权力都集中于下院.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 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B. 责任内阁制已名存实亡C。 首相权势被明显削弱D. 议会垄断国家一切大权【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干中可看出英国的下院

12、可以制衡内阁、大臣、首相,是国家权力的集中地,这说明议会权力至上的君主立宪制日益走向完善,故A项符合题意;责任内阁制是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题干中内阁因下院不信任投票而倒台及大臣和首相必须来自议会,充分说明了英国推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是强调首相必须来自下院,且19世纪中期,伴随着两党制的完善。首相权势逐渐增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家权力集中于下院只是强调议会权力较大,并不说明议会可以垄断国家一切大权,故D项不符合题意.11.有学者在评价美国政治制度时说,联邦依靠他们使各州服从,而各州则依靠他们抵制联邦的过分要求。公共利益依靠他们去抵制私人利益,而私人利益则依靠他们去抵制

13、公共利益。只要人民同意服从法律,他们就力大无穷;而如果人民无视法律,他们就无能为力。材料中“他们”属于A。 政府首脑B。 最高法院C。 参众两院D。 联邦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各州与联邦政府、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需要独立的司法部门来协调,联系所学可知,最高法院司法权独立,与行使行政权的总统和行使立法权的国会分权制衡,最高法院既不代表政府首脑,也不代表地方,而只代表宪法和法律权威,故排除D,B项符合题意;总统代表联邦政府利益,各州不可能靠总统抵制联邦,A项不符合题意;参众两院由各州代表组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各州在联邦事务中的利益和话语权,与材料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12.近

14、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稳步上升;而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复苏乏力,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民众的不安全感和被剥夺感不断增长,民族主义情结滋生,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表现为国家利己主义。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 导致发达国家处于日益不利地位B。 缩小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C. 扩大了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D。 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构成了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有所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力量有所削弱,在政策上的反全球化倾向正是发达国家极力维护旧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表现,故D项符合题意;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是经济周期性的正常波动,经济全球化只是起到了

15、加剧波动的作用,不能因此就认为是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否缩小,B项不符合题意;C项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完整,故C项不符合题意。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上海物价稳定.除了少数年份因丰歉偶有涨落外,粮价相对稳定在这个水平。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进口,使松江等地手工纺织业开始衰退。鸦片进口量骤增,从40年代中叶的每年4万多箱至50年代每年约7万箱。十余年中,进口鸦片总数达七八十万箱,合三四亿银元。尽管中国茶、丝出口量直线增长,但外贸价格受外商、买办商人的控制,致使白银外流,物价(米价)上扬。材料二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国民政府退出上海,上海成立日伪政府至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时期是物价狂涨时期,米价从每石238元涨至150万元,上涨6302倍,且上涨率逐年递增。日伪政府成立米统会,企图限制黑市,平抑米价,结果食米来源越来越少,米价则愈涨。民国三十三年底,黑市米价每500克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