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763427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猜想与反驳读后感】猜想与反驳读后感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最近刚看不久,可是我看了这本书 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 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 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 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 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 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 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 理性和感性。 波普尔从爱因斯坦和康德那里找到了两个思想来源: 批判和唯理主义,找到了

2、这个出发点、基石和内核。他建立了同逻 辑实证主义针锋相对的科学知识观,就是他提出的反归纳主义-伪证 主义,其结论是:知识和假说。他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是 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科学的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 需新的经验参与,科学就是理性不断做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 到批评即被伪证。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标准应当以一可伪证性II为判 据。作为科学知识表征的可伪证性可以定量加以刻画,因此引入一 可伪证度II的概念,只有可证伪的陈述才是科学的陈述,而科学陈述的可伪证度越高,它禁止的越多,它的经验含量就越多,即知识含 量也就越多。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

3、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 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一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 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 I 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 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 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 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 在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一天下乌鸦一般黑II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 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 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 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

4、是通过大 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可以将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的观点 和思路表达为:理论(命题、问题)的出现 观察、思辨(直觉) 猜想(假设)证伪性检验。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 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 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 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 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 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

5、命题的提出到其 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 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 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 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 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 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 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 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 向前发展。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 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

6、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 实可以有 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 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 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 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 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处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大脑中的这种反反复 复的批判和被批判作出了深刻的分析,这算是对于哲学本位之本位的思考。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 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定

7、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 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 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 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 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 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 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 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 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 顿体系建立的时

8、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 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一证 实II 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 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一终极理论II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 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 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 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 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 吧。关

9、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 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 题。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 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 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 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

10、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 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 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 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 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 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 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一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 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II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 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 都是

11、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 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 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 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篇二:猜想与反驳读后感】猜想与反驳读后感031610171 刘腾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哲学类的书无疑是我们的要害,我们不喜欢 哲学累的书籍,因为我们认为它很空泛、很难理解、很乏味,但是 自从我读了著名科学家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时,就对哲学类的 书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也是抱着无聊就随便看看的态度看的,但是当 我真正的去读时,我才发现了它内在的精华。我认为波普

12、尔科学哲 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 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 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 ” 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 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 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 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 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 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 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

13、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 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 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 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 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 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 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 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 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

14、义的关 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 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 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 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 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 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 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 向前发展。通过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我了解到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 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 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

15、这样的基本观 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到猜想然后再到理 论体系最后到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 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 理。在如今科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猜想与反驳的思想是必不可少 的,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不断的在科学上取得进步,不断 的让科学为我们服务;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去验证一些理 论的真与伪。篇三:波普尔读书笔记】英卡尔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1963年),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1年 10月第一版对波普尔的介绍:摘自 中译本序kar

16、l popper, 19021994,生于奥地利,是一名犹太人,是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二战后定居英国, 1965 年授予爵士称号,英国科 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其哲学涉及科学,社会问题, 但他的煊赫声名和重大影响主要来自他的科学哲学。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起于 20 世纪20 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从 50 年 代末60年代初,流派纷呈。打开此局面并居于中枢的人是波普 尔。 他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它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 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它是对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利理主义反 应。他据此基本观点建立起了呈严密理论形态的“猜想反驳方法 论”。这个科学方法论就是他的科学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主体。他的 科学哲学的其他部分则是对这主体的发挥,即主张知识客观性的著 名的“三个世界”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自然科学革命的第一个 哲学产儿。它本质上是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运用现代逻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