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74307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平安XX市农产品质量平安监视管理站周永锋一、农业标准化的根本概念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那么,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历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平安,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标准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到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根底上的开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

2、多样性的开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X围时。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正确。2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

3、同区域也无法统一。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3协调原理1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正确条件。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4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展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到达最理想的效果。常用“优化方法有:优选法;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本钱价格分析

4、法;经济阙值分析法。三、农业标准化遵循的原那么1超前预防原那么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防止该对象非标准化而造成损失。2协商一致原那么农业标准化的成果应当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根底上。3统一有度原那么在一定X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做出统一规定,以便充分实现标准化的目的。4变动有序原那么农业标准应以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新科学成果的出现,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5互相兼容原那么2农业标准应尽可能使用不同的产品、过程或效劳实现互换和兼容,以便扩大农业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最正确效益原

5、那么农业标准化的对象应当优先考虑使其所依存的主体系统能够获得最正确的经济效益。7阶梯开展原那么农业标准化活动是一个阶梯上升的开展过程,是与科学技术的开展和人们经历的积累同步前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与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经历的不断积累,要求相关标准的跟进越来越严密,当农业标准制约或障碍依存主体的开展时,应当及时加以修改、修订甚至废止。标准水平必然会像人们攀登阶梯一样不断开展。四、农业标准化的特点1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者有机体这一特点说明,农业标准化不但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且必须遵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规律特点。2农业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地区性的特点是不同的生态表现。在农业中,特

6、别是植物和有些动物,只能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才能表现品质的优良。所以,农业标准化必须是因地制宜的。3农业标准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农业过程的复杂和农业的巨系统特性,注定其每一个时空距离上的多面性和网络化联系。基于生态系统上的这一工程必然是十分复杂的。4农业标准化的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等主要农业标准化的标准,有文字和实物两种表达方式。其重要性是同一的;两者的相互结合是完善的。不分何者为先,或者哪个重要。五、农业标准的分类1农业技术标准农业技术标准是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农业技术标准是3一个大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根底性技术标准是对一定X围内的标准化对象的共性

7、因素,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技术通那么等作出规定,在一定X围内作为制定其他技术标准的依据和根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农产品标准为了保证农产品的适用性,对农产品应到达的某些或全部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所作的技术规定。3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良种培育、繁育技术标准,农业病虫草管理及疫情疫病防治标准,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栽培饲养技术标准。4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根据农业产品标准要求,对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案、工艺过程的程序、工艺的操作方法等所作的规定。农艺、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对保证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生产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5检验检疫标准是对农产品质量、平安,病虫害检疫和试

8、验方法所作的规定。6设施标准是对农村能源、水利等农业生产设施所作的技术规定。7环境保护标准是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8包装、标志、储运标准。2农业管理标准农业管理标准是对农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农业管理标准内容的核心局部是对管理目标、管理工程、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所作的规定。4农业管理标准是在总结已有的科学管理的成果和实践经历的根底上,运用标准化的原那么和方法制定的。3农业工作标准农业工作标准是对农业企业生产单位生产管理X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农业工作标准主要是对工作的责任、权利、X围、质

9、量要求,程序、效果、考核方法等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目的和X围;2工作的构成和程序;3工作的责任和权利;4工作的质量要求和效果;5工作的检查和考评;6与相关工作的协作和配合。六、农业标准的性质与分级1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指必须执行的标准。强制性标准属于我国技术法规。农业强制性标准包括:种子、农药、兽药及其他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标准;农产品平安卫生标准;农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平安卫生要求;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标准;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的农产品标准等。2推荐性标准5指国家、行业和地方制定的向企

10、业和社会推荐采用的标准。推荐性标准一旦纳人指令性文件,将具有相应的行政约束力。2我国农业标准的分级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上级标准是下级标准的依据,下级标准是上级标准的补充。1农业国家标准对需要在全国X围内统一的农业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 GB,推荐性的代号为 GB/T。2农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农业行业X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推荐性的代号为/T。3农业地方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X围内统一下制定的标准。强制性的代号为 DB,推荐性的代号为 DB /T。4农业企业标

11、准在农业企业(单位)X围内,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Q/YYY 中 Q 表示企业标准,YYY 为企业(单位)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七、农业标准体系特征:1目的性能够使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具备适合需要的功能和为此所必须具备的协调统一的秩序。2整体性农业标准体系是由一整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标准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具有整体性功能。3构造性农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是按照一定的构造形式,结合起来并具备新的整体性功能潜力。这6种构造性,不但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构造,而且内部包涵着程序性构造过程,也就是,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而结合。八、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12、的几个步骤:搜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级标准文本;搜集 WTO 有关农业的规那么、协议及兴旺国家的农业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无上级标准,在农业生产中又需要的,应制定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研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标准体系表;根据目标需要与特色,构建特定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应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实际需要。九、农业标准的编写实例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编写1、根本要求1按照市场需求制修订标准市场需求是检验农产品质量标准水平的主要尺度,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就能帮助应用标准单位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较大的经济价值,该标准的水平就高,市

13、场需求是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市场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还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展修订。2标准制修订择重于农产品的分等分级目前,随着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农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是决定消费者选择消费的第一要素。外国兴旺国家都很重视农产品的分等分级,而我国农产品的分等分级还比拟落后,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强农产品质量的分等分级已成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内容。3制修订标准要符合法律法规、卫生平安标准的规定以面对国内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要符合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卫生平安标准的规7定。以面对国外市场出口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要符合贸易国法律法规、卫生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