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概论.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2669259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艺术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法艺术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书法艺术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书法艺术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艺术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艺术概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1735年写了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提出“感性学”。1705年,他就以“埃斯特提克”这一术语出版了他的美学第一卷,从此,美学就作为一门学科出现,鲍姆嘉登便被称为美学之父。2、色相,彩度,明度是构成色彩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故称之色彩三要素,又可称为色彩三属性。3、人的外在美包括人体美和仪表美两个方面。4、崇高的理想,是心灵美的核心5、优美的根本特点在于和谐6、喜剧的类型:讽刺性喜剧;歌颂性喜剧7、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在美学上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狄德罗,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中写道“我认为组成美的,就

2、是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下了个定义:“美是生活”;柏拉图提出“美是难的”。8、知觉在审美过程中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主体性9、联想本身具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10、想象的种类,按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11、美育的特点:诱发性、形象性、愉悦性12、席勒把康德的观点加以发挥,提出了“游戏说”13、“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氏族的巫术活动,这是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极有影响的一种理论14、意境又称境界,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15、意境的构成:实境;虚境;境外之意16、列宁曾经指出:“对于我们来说,一切艺术部门中最

3、最重要的便是电影”17、蒙太奇,原是法语的建筑术语,指建筑上预制构件的组装,后为电影艺术借用,是“组接”“剪辑“的意思18、“美育”一词是德国诗人、美学家希勒在1795年出版的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19、中国有世界上第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20、商周之年,中国的人文教育发展成了“六艺之教”:礼、乐、书、数、射、御21、梁启超提出美育的作用:熏、提、浸、染1、形式美 广义的说法,形式美指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狭义的说法,形式美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属性(色,声,线,型)以及他们的组合规律(整齐,比例,对称,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2、审美体验:就

4、是美感体验,由观照、感受、联想、想象、情感、理解、领悟等心理活动交替进行和相互渗透而产生,具有不受功利意识束缚精神自由的突出特点。从直接体验到认同体验再到领悟体验不断深化,达到主客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3、审美联觉:所谓审美联觉或曰通感,就是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经过审美想象所形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等诸种感觉相互沟通、转化、挪移,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联觉现象。4、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设施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5、情感是人对外部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表现出人对外在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6

5、、题材:文艺作品的题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泛指作品可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如城市生活题材、农村生活题材、校园生活题材、工业题材、商业题材、军事题材、历史题材、宗教题材、爱情题材等等;狭义题材,指作家,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出来,经过集中、提炼、加工,进入作品,用以构成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或某种情趣的材料。7、风格美:所谓艺术风格,就是鲜明地体现在艺术家的一部或一系列作品中与众不同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整体风貌,是作家、艺术家艺术个性成熟的标志,具有一种独特的美。8、典型化:所谓艺术典型,是指塑造的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鲜明独特、丰满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

6、和概括性,即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9、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是指对个别特征的认识和掌握所给予的精确的个性描写,即艺术家塑造典型人物个性特征所达到的鲜明生动的程度。10、艺术接受:所谓艺术接受,是指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人们按照一定的文化心理要求和审美标准,在鉴赏、读解和评论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11、多面性,就是说同一自然物的美是多方面的,有时表现为这样一种美,有时又表现为那样一种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可以发现不同的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去欣赏,也可以发现不同的美。1、自然美的特征:a.自然美以形式取胜b.自然美具有多面性。c.自然美

7、具有不确定性d.自然美具有易变性e.自然美具有全人类性。2、优美的美感心理特点:a.感官的快适感受和感情的愉快的感动相统一b.对象所引起的情绪和情感活动,除审美的愉悦情感外,尚伴有亲近,爱怜,同情等情绪c.整个心理活动都是和谐统一的3、悲剧的审美特征:a.悲剧人物必须具有善良的、正义的、伟大的素质,或者他所进行的斗争具有某些合理的因素;b.悲剧人物的不幸,痛苦和死亡必须具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必然性;c.悲剧的矛盾冲突过程,必须具有具体的真实的完整而生动的过程4、喜剧的美学特征:a.笑是人对客观社会生活的一种主观情绪的反应;b.喜剧的笑具有社会内容;c.喜剧在形式上追求笑的效果。5、联觉在审美

8、欣赏和艺术创作中的作用:a.扩大和丰富审美体验的内容,克服各类艺术在物质表现手段上的局限性;b.有助于艺术家对现实中的美形成丰富、独特的感受,构思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c.运用通感手段,把很不容易把握的事物属性,鲜明的表现出来。6、审美体验中情感活动的特点:a.审美意识中的情感活动,始终同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相结合,并且同后者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审美体验中的情感活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c.情感与形象思维的理性因素相结合,渗透着理智的因素。7、建筑艺术有哪些审美艺术特征?a.建筑艺术形象直接和它的功能要求相联系b.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它综合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所构成的意境c.

9、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美d.建筑具有节奏韵律。8、绘画的审美特征:a.从形似到神似,不是单纯的外形摹仿,而是要反映思想、神韵b.绘画通过平面描绘艺术形象,可视性很强,可以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c.寓动于静,捕捉、选择、提炼一瞬间的画面来概括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9、电影是以电影摄影机拍摄影片的艺术,是由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部类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主要通过摄影手段,在银幕上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早期为无声片、黑白片,后来有声画混录片、彩色片、宽银幕片、立体影片,表现手段渐趋丰富。列宁曾经指出:“对于我们来说,一切艺术部门中最最重要的便是电影。1、外在美与内在

10、美的关系(1)人的外在美包括人体美和仪表美两个方面。人体美,指人的容貌脸型、身材体态、肤色、眉发的美;仪表美,指人的服饰、风度美。(2)人的内在美,也就是心灵美,精神美,包括思想、感情、理想、意志;道德、爱情、友谊、才学等各方面的美。(3)关系:人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形体美与心灵美的统一,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严格来说只有达到如此统一,才能称得起完美的人。然而,在现实中常常出现心灵美与形体美不协调的情况。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以内在美为主。这是由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及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特点决定的。a.从美的本质来看,它是人的某种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象征或暗示,而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由人的内在美

11、决定的。b.从真、善、美的关系来看,美的真的都是善的,人的美应是美与善的统一。c.外在美是易变的,它引起的美感也是变动的,不确定的。而人的内在美却可以是长久的,甚至可能越来越美。d.外在美是感性的直观的,如果不跟内在美结合就是表面的肤浅的,就是“绣花枕头”,可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在美是心灵深处的,不易发现的,了解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思考分析。外在美不能掩盖或抵消心灵的丑恶,内在美却可补充外在美的不足。e. 总之,在人的美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对”以貌取人”,也不赞成只”以善论人”,我们认为内在美和外在美统一的人,才是完美的理想的人。如果二者不协调,应以内在美为主。2、真善美的统一:第一形象

12、性。在现实生活中,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任何事物,既可从形象上去认识,又可以从概念上来把握。美是从形象上来认识事物,美与形象始终结合在一起,离开具体的形象美就无法存在,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是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丑的事物也有形象,形象并非美的事物所专有,它是构成美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感染性。美是具体的可感的形象,他诉诸人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智。没具有一种怡情悦性牵动人心的特征,这就是美的感染性。它的感染作用表现在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的情感,启迪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增添乐趣。第三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体现了人的智慧、才能,具有进

13、步性、新颖性的活动及成果,方称得上是创造性地和美的。这是为人的本质和美的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所以创造中又必然包含新颖性。创造性是美的一大特点,缺乏创造性的活动及结果是没有审美价值的,也不会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品格。总之,只有具备形象性、感染性、创造性的事物才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形式美的融合,即真善美的统一。3、审美体验的特性: (一)感性直觉与理性认识的统一a.审美感知包含对事物概括的因素b.审美感知渗透了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包含着对该事物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c.审美中不仅有对事物外部形式的感受,还有进一步的品味、琢磨和判断(二)个体非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统一a.美

14、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精神愉悦享受,这里面就包含着对人的功利因素b.尽管审美时主观上无意识到功利目的,但客观实际效果还是达到一定的功利目的的,这种效果是符合审美者的需要的(三)情感与理智的统一a.情感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以理智的认识为基础的b.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属性、审美价值的比较深刻的认识,也能推动和增强美感。 总之,美感中的情感不是脱离思想、理智的孤立的情感,而是情与理紧密结合的,情中寓理的情感,是经过理智、理性引导和规范了的情感,是包含着认识的情感。4、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美。任何事物如果其局部美不按形式美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就不会有这个事物

15、的整体美。同样艺术作品的整体美是由艺术作品许多美的因素共同构成的,集中表现在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上。(二)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真实美。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与真的关系。真是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反映的。这种认识与反映称之为真理。这种客观规律的真是美的基础。基于真与美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艺术真实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真实美是由作品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产生的。(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空灵美。空灵美是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虚实对立统一而产生的。在艺术创作中特别是抒情性作品,作者总是尽力以实写虚,以有限表现无限,使作品中之景之象跟客观现实中的景象若即若离,不粘不脱,似而不似,诱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收到“以少总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是由内容的隐和形式的淡相融合而产生的镜花水月似的空灵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