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666606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牧民致富经材料 在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中,市委、政府立学立改,把牧区牧民定居作为牧区重点工作来抓,实行有效措施加快推动牧民定居和冷季舍饲圈养工作,逐步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与草地生态疼惜之间的锋利冲突,规划到“十一五末全市2759户11739人牧民实现定居,根本实现人草畜配套的一体化经营管理。 围绕以草定畜,保障畜牧业持续进展。自2023年实施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放牧后,市畜牧兽医局完善了草场看护员管理制度,同时还与牧民签订治理超载过牧合同书,要求牧民统一转场、限量放牧,并在主要道路设卡,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市810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地根本实现核定载畜量放牧。项目实施以来

2、,载畜量同期比下降30%,植被掩盖率已从2023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45%。 尤其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天池景区草场载畜量由2023年的12万头只降至现在的5万头只,草场生态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实现了可持续进展。 围绕国家项目,保障农业根底设施。从2023年起,市结合国家国家土地整理和退牧还草项目,全面推动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地建设。4年来,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千多万元,对包括三工河乡拜斯胡木牧民定居点、上户沟乡阿克木那拉牧民定居点、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牧民定居点内的6万多亩人工饲草料基地进行开发建设,根本实现了定居牧民人均10亩饲草料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牧民定居“人定畜不定的问题。通过

3、测算说明实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后,每亩草地生产力是建设前的36.5倍以上,生产产值是建设前的67.63倍。如今虽然牧区的牲畜总量削减了,但通过走农牧结合和大力进展品种奶牛、绒山羊、骆驼等养殖及牛羊育肥等现代畜牧业,反而使牧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每年8.8%的增长。 围绕景区疼惜,保障牧民搬迁无忧。牧民搬迁定居工程实施以来,市财政和天池管委会相继投入补助资金4500万元,搬迁定居牧民367户、1678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023年的5396元提高到现在的6320元,增长近20%。特殊是在近两年天池景区牧民定居中,市财政给搬迁定居牧民每户2万元的住房补助。在此根底上,市天池管委会从2023年开头,对三工

4、河乡和水磨沟乡从事种养结合和旅游的牧民进行生产资料补助,每亩地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五年,扶持其加快进展。: 围绕示范建设,保障牧民生活环境。2023年,市把水磨沟乡的柳城子西村、三工河乡的拜斯胡木村、上户沟乡的阿克木那拉村三个定居村纳入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投资上亿元加大了定居点水、电、路、林等根底设施及文化室、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效劳设施建设,与搬迁前相比,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定居牧民不但收入稳定增长,而且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成果,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围绕技术效劳,保障牧民致富技能。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市、乡下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搬迁牧民实施跟踪效劳、结对帮扶,同时还把技术人员的效劳绩效与技术考核和职称评聘相挂钩,保证了技术指导到位,使大局部牧民把握了确定的现代种养殖技术。据统计,2023年水磨沟乡定居牧民种植的苜蓿亩产达800公斤、糜子亩产达120公斤;三工河乡五疙瘩牧民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270公斤,最高的到达了400公斤,人均增收近千元,搬迁牧民在农牧结合的道路上找到了致富的新途径。通过调查比照,搬迁定居牧民人均收入比未搬迁定居的高出1500-2500元,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高于未搬迁牧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