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4998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2040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英文名称:Construction Material学分: 2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生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

2、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掌握: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2、 能力要求:简单运用:改善材料性质的措施。熟练运用: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三、课程与相关课程联系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章节内容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课堂讨论(习题课)学时现场教学学时总学时绪 论11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33第二章建筑钢材325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44第四章水泥混凝土与砂浆8412第五章砌筑材料11第六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22

3、第八章木材22第九章建筑功能材料2126632五、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湖南大学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参考书:刘祥顺主编 建筑材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邱忠良主编 建筑材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六、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常用建材有一定认识。七、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其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八、其它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大纲绪论(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了解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4、和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产品标准的划分;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了解明确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历史、现状、发展及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部分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体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导热性、热容量等;着重了解变形性质及强度;了解耐久性的概念及评定耐久性的快速试验项目;着重了解材料孔隙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5、的对比,孔隙率、空隙率、填充率、密实度等辨析;2、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硬度、弹性等;3、材料的耐久性4、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第二章 建筑钢材(5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钢按化学成分及质量等级的分类。掌握钢的抗拉性能、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重点掌握钢材的冷加工。掌握工程中钢材工作的条件及选用要求;低合金钢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热轧钢筋的分级及用途。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建筑钢材基本知识:生产、加工、分类;2、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成分、屈服强度、低碳钢的拉伸试验;3、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四种热处理形式;4、建筑钢材的技术标准及选用:建筑钢材的型号、表示方式。第三章 无机胶凝材料(4学时

6、)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理解过火石灰的危害和陈伏以及石灰的特性。理解和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与特性、水化产物和水泥石的组成;水泥石的性能和凝结硬化的关系;养护温度、湿度对水泥水化及凝结硬化的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等级等的技术要求和实用意义;水泥石受腐蚀的内因;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水化热、抗碳化性对水泥应用的影响。水泥重点掌握内容:活性混合材料的常用品种、活性的来源、激发剂的作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特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几种常见硅酸盐水泥的共性与特性及其应用。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建筑石灰:石灰与石膏对比;

7、2、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技术指标,凝结时间,强度;3、混合材料及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及砂浆(1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混凝土的组成、特点,掌握混凝土的四项基本要求。掌握对混凝土配料的质量要求及这些要求对混凝土的经济技术影响;掌握骨料颗粒级配的评定、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确定等。掌握和易性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调整和易性的原则、水灰比的适宜范围、合理砂率。主要掌握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及强度等级的确定;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诸因素、强度经验公式的运用、提高强度的措施;混凝土的干缩、徐变、抗渗性、抗冻性;提高耐久性的措施。掌

8、握混凝土配合比的含义及设计方法。着重了解减水剂的作用及品种。了解砂浆的种类及;重点了解砂浆的和易性、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及强度公式;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了解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了解抹灰砂浆在工程中的简单应用。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四种基本组成;3、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4、硬化混凝土的性能5、混凝土的质量评定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重点也是难点;7、混凝土外加剂8、砌筑砂浆9、抹灰砂浆第五章 砌筑材料(1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各种墙体材料的技术性质与特性。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普通砖2、多孔砖与空心砖3、砼小型空心砌块4、加气砼砌

9、块第六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及其标准和选用,在此基础上了解改性的沥青材料及其制品。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沥青材料2、其他防水材料3、防水卷材4、防水涂料、油膏第八章 木材(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木材的主要性质,熟悉木材的材种、等级和检量方法掌握木材的保管、防腐及阻燃处理等措施;了解人造板。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木材的主要性质;2、木材等级检验评定;3、木材的保管和防护措施;4、人造板。第九章 建筑功能材料(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防水及堵水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了解绝热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了解吸声隔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防水材料2、绝热材料3、吸声材料。执笔人:高嵩(讲师)张树娟(讲师)审定人:批准人:制定(修订)日期:2010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