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0230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篇一: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阿长与山海经 进入考场站好后向考官打招呼(各位考官好!我是xx号考生) 开始说课: 考官好,对于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说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展开: 第一、说教材 阿长与山海经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课文以叙事为主,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儿时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回忆了保姆阿长。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对“我”倾注了一片心血,是值得“我”怀念和感激的人。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第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积累感悟、陶冶和培养语感这三点,致力于语文素养

2、的整体提高,所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 2、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真实美。 其中目标3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我采用略读、细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人物感情,领悟美文在写作上的技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进一步运用圈注、复述、讨论等方法。 第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整课的流程为:整体感知讨论研读美点寻踪三个板块,层层深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爱的时空,人们歌颂着爱:父爱、母爱等等,但鲁迅先生却歌颂了一个

3、身份特殊人物的爱-阿长保姆的爱,那是中年鲁迅儿时的爱。你知道他的保姆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请看阿长与山海经。 2、简介作者 根据预习作业,学生七嘴八舌起来介绍鲁迅,同时教师给以补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三)、再读课文,讨论探究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2、每件事表现了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3、作者先写憎恨、讨厌,但结尾又写“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

4、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加以适当板书,巧妙的让学生悟到:文章是按作者对阿长妈妈感情变化,这种感情变化实际上就是“先抑后扬”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美点寻踪 根据新大纲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我设计了此环节: 你认为这篇文章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互动探究后,小组代表发言) (四)、小结课文 (五)、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四: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第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设计考虑到着眼于“放飞学生个性”,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达到预期的教学

5、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附: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情感: 不大佩服 讨厌、不耐烦 敬意 怀念 阿长: 烦 琐 愚昧 迷信 善良 朴实 真诚篇二:八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此文写于1926年3月,此时鲁迅已人过中年,面对世事的复杂与坎坷,又刚刚经历过段祺瑞政府的血腥屠杀和通缉,感到与那些卑劣论敌们“纠缠”实在有些痛苦和无聊,正如他所说的:“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宁静来”,咀嚼和思索以往的生活。追忆往事、忆念故人时,第一个涌上他心头的居然是自己幼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既无伟大事迹、也无才华容貌的普通人,甚至于连名字也不为人所知。也

6、许,正是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刀来剑往,也无血雨腥风,更让鲁迅先生感念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 重新阅读此文感觉到的长妈妈印象:她是生活在.底层的最普通的劳动妇女的代表。不仅姓名不为人知,而且连称呼都是已经离开的那个女佣的,仅仅一个代号而已;还有她切切查查的毛病、竖起第二个手指上下摇动的习惯性手势、“大”字的不雅睡相、关于长毛的一知半解张冠李戴的故事很多缺点,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文雅的修养。文中又写到长妈妈关于元旦的仪式、懂得的许多规矩,读来感觉到有一点点心酸,孩子念念.带画的山海经,长妈妈这个不识字的女仆竟然记住了,跑了很多家书店,买了来放到了孩子的手中。这其中有对自己曾经不小心谋害了孩子心爱的隐鼠

7、的歉意,但更多的还是对孩子的一种体贴与关爱。在成人的世界里,一个小玩意儿算不上什么,但长妈妈理解它在儿童内心世界至高的地位,花费了很篇三: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5号参赛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 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项说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二单元的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所回忆的啊长不是一个文化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

8、的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味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品格的赞美。文中作者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本中的批判性与眼下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其次,是说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课程标准对阅读方面的要求主要有:1、对课文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以课标为依托,根据单元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分析本文

9、刻画人物的方法。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学习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片叙事性散文,从心理上,学生对这种教材有易于理解的心理,教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因势利导在讲课文内容的同时,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断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程理念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我采用“问题引导法”实施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是“

10、五环三步一中心”。 “五环”是指学新知识的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三步”是指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中心”是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大板块是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五环三步一中心”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预设十分钟,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关键词句段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第三步:提出问题,学生朗读课文重新感知文本,为了更好的培养

11、学生的精读能力,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仔细品味本文的语言。让学生抓住重点,精读课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的: 1、 全文中找出描写长妈妈哪些令我厌烦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体会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2、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进一步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重点语句体会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圈点批注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第二环节: 解决问题:(预设22分钟) 第一课时我们已经解决了牵引问题,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解决过

12、程 (1)小组合作,各小组内的同学找出刻画人物的句子,分析其妙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和组内其他同学展开探讨,说明你的理由。(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 (2)请各组派代表将他们认为最喜欢或感受较深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与全班同学共同分析刻画方法、探究其中蕴含的情感。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预设出学生可能赏析的句子: 1、“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长妈妈懂得很多民俗习惯,而且是真心的关心爱护我的,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告诫我。 2、“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

13、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感情变化角度来考虑,学生能较好理解。通过读更好的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第三个环节:归纳概括 预设时间4分钟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以适当的补充,然后教师从工具性和人文性 两方面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也使本节课条理更清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用 口头作文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讲述她的一二件事,看谁讲的真实生动传神。这样对本课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学会了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第五个环

14、节,拓展创新 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300字想象短文。 设计意图:创新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学校,走向.,去探索去研究。 五、说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略写 日常粗俗 睡相不好 先抑 元旦塞橘 规矩繁琐 长毛故事 伟大神力 详写 为我买山海经 后扬 板书要直观、形象的突出本课重点 六、课堂评价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教师评价主要使用语言鼓励,学生评价以小组合作评价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资源开发。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首先要挖掘教材资源,如课前的导语,课后的习题都可以整合到拓展创新的环节中。其次运用多媒体资源,制作课件,使同学多感观点进行教学。此外,还要延伸课外资源,如引导学生搜集山海经等古书资料,培养学生探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课堂得失 本课运用“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将课堂的主 动性交到学生的手中;了解学生,提问有针对性,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本文语言细腻贴近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有限,而学生们的思维是无穷的,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