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30582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今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党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会议明确指出:就目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前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对社会、对民生的经营和管理。 一、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和纠正

2、社会失灵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方面 。二、战略意义 1. 是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转型。之所以说它深刻,是因为它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复杂性在于我国除了在积极参与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转型的难度可想而知;独特性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无章可循。顺利实现社会转型,需要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不懈努力。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只有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解决社会突出矛盾;只有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

3、管理才能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从容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形势。 2.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内在机制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和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需要重视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

4、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 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践宗旨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步提升,从物质领域转为精神需求,社会公平、公共秩序等成为普遍关注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仍有许多群众需要党和政府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而长期以来,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方面,社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有所欠缺,与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和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

5、要瓶颈,因此,党和政府要实践宗旨和承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治理社会的能力。 4.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矛盾集中突显。教育、医疗、住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不断积聚能量,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显著增多,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影响严重,还有一系列天灾人祸给人民群众内心所带来的颠簸、震动,无不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辨别和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真诚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社会管理的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下大气力迎合人民群众的

6、期望,尽力弥补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更高的期望值。 三、历史任务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并指出,要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必须着力完成社会管理七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第一,协调社会关系 所谓社会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各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没有关系就没有社会。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在“关系”中产生的,没有“关系”也就没有社会问题。因此,协调社会关系是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等。在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由于群体分化、阶层分化、利益分化,不同群体、

7、不同阶层都有各自己利益追求,各种利益之间存在差异甚至产生矛盾,利益关系复杂化是必然的现象。 协调社会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四个问题。第一,要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重点。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如果只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作文章,回避利益问题,社会关系是难以协调好的。利益关系协调好了,其他社会关系也就容易协调了。 第二,不能把利益问题抽象化。要着力解决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协调利益关系时,往往存在把利益问题抽象化的现象,空洞抽象的道理讲很多,而眼前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不解决。特别是民生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能老是用“大局的、长远的利益”作为借口来搪塞

8、,要解决具体问题。第三,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和诉求。协调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各得其所”,兼顾各方面的合理愿望,照顾各方面的正当利益。如果只考虑一些人的愿望和要求,忽视其他人的愿望和要求,社会关系是不可能协调好的。第四,用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来协调社会关系。不能只用临时的、应急式的手段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要健全完善协调社会关系的各种制度。在协调社会关系问题上,习惯的做法是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生什么矛盾、就解决什么矛盾,缺乏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使是对于突发事件、偶发问题,也应形成制度化的处理预案,当事情发生、问题出现,也能及时有效解决。 第二,规范社会行为社会活动是由社会成员的行为共同构成的。共同

9、的社会活动需要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如果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就会出现各行其是、互相妨碍的情况,社会活动就难以有序有效进行,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会受到阻碍。正如前面例举到的,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出现价值观多元化,人们行为是非标准不一致,导致社会生活中人们实际行为冲突,引发社会矛盾。二是传统道德观念面临严峻挑战,消极道德观念影响蔓延,导致不良行为滋长。三是一些人法治观念、制度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有制度不遵循。四是一些领域的制度不完善,致使人们行为准则不明确、行为无序混乱。 社会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依赖于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性。规范社会行为,就是要形成社会成员共同的行

10、为准则,并且在实际社会活动中切实遵循这些准则。 第三,解决社会问题就我们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来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好包括收入分配、生态环境、人口、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其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是腐败问题,因为腐败问题是对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威胁最大的问题。 第四,化解社会矛盾从当前看,我国社会矛盾主要是不合理的体制政策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矛盾。特别是一些强势群体利用自身优势过多占有社会资源,导致弱势群体看不到出路而引出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一旦引发,往往会产生群体性的、连锁性的、激烈性的、破坏性的社会影响。 关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首先还是

11、从制度入手,以科学合理的制度预防社会矛盾 产生,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才是根本思路。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各种制度,特别是利益分配、协调制度,用制度规范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其次,对社会矛盾要有敏感性,及时解决。对于社会矛盾,最好解决在萌芽状态,或者在影响范围小、后果不严重的时候,及时解决,不要使小矛盾演变成大矛盾。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总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问题、矛盾的早期,敏锐把握、及时解决,就可以避免它们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也可以避免解决这些问题、矛盾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措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复杂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不能简单处理。要综合

12、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协商、思想工作等手段措施,来解决社会矛盾。单一的手段措施,往往难以解决社会矛盾。 特别要注意,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还是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有时候也会以对抗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解决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用对抗性手段来解决。至于如何解决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也是当前摆在了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第五,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社会公正的基本含义是:在社会生活中,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种利益。“资源”和“利益”是广泛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利益。从类型看,社会公正包括权利公平

13、、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四个方面。从内涵看,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基本政治权利、基本生存权利、基本发展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政治文化权益不断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社会公正取得了明显进步。但由于体制改革、利益格局变化、社会关系调整,一些领域的体制改革滞后、政策调整不及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公正问题,主要是某些社会群体不合理地过多占用社会资源,利益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较大,改革中一些人的利益损失得不到合理补偿,一些群众的政治、法律、社会权益受到侵害,公共服务享受不均等,社会保障

14、不均衡,在一些社会活动中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等等。 促进社会公正,从全局、长远意义上看,最根本的是完善法治、健全制度,而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临时措施。全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权利、医疗权利、就业权利、福利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和接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当前要重点解决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问题,同时,还要重视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第六,应对社会风险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社会风险增多是一种必然现

15、象。由于社会结构变化、利益关系调整,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人们行为自由度提高,社会规范处于变动调整之中,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利益矛盾、行为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使得社会风险增多。同时,全球化趋势加快,从国内国外来看,我们处在一种高度开放竞争的环境中,信息传播迅速、人员流动广泛、文化交流扩大、舆论变化多端,竞争激烈、变化加快,也使得社会生活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导致社会风险增多。 应对社会风险应把握两个角度:从风险发生角度看,要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出现;从风险后果看,当风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要尽量减小风险所产生的损失或危害。 第七,保持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我们强调“稳定”,不是为稳定而稳定,稳定不是目的。现在有人对“稳定压倒一切”提出疑问,实际上表现出认识上的模 糊。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基础,“稳定压倒一切”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不可能的。 社会稳定是社会生活秩序的一种综合状态,是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的结果。在社会管理的七项基本任务中,可以说前六项任务是手段措施,而保持社会稳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