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导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02948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中石兽》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中石兽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班级:269 学习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突破方法:训练朗读能力,文言文翻译指导。【难点】 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突破方法:完成表格,引导学生找出主旨句。【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生性幽默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定成的志怪小说,以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二、文言文翻译技巧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2、。(【知识链接】附)预习达标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圮( ) 曳( ) 杮( ) 湮( ) 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二石兽并沉焉 ( ) 阅十余岁 ( ) 求石兽于水中( ) 湮于沙上 ( ) 3、翻译下列语句。 (1)求石兽于水中。(2)尔辈不能究物理。体验学习与探究1、朗读交流与文义疏通学法指导: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2、读准字音,不多读,少读,把握好节奏与语气。3、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哦!喔!2、探究一:在寻找石兽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看法,结果怎样?学习指导:1、不脱离原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2、注意筛选整合信息,什么人,看法是什么,结果呢?尽可能用原文词句回答。课文

3、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段第一种僧原地水中不可得第一段第二种第二段第三种第三段第四种3、探究二: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温馨提示:在课文中找到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当堂检测直击中考.1.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p )棹数小舟 (zho ) B.曳铁钯 (y )为暴涨携之去(xi ) C.湮于沙上 (yn )啮沙为坎穴 (ni ) D.石必倒掷坎穴中(zhn)溯流逆上 (shu) 2. 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沿河追之,不亦颠乎 B.求石兽于水中C.二石兽并沉焉 D.尔辈不能究物理3.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 (倒塌) B棹

4、数小舟(划船)C、二石兽并沉焉(并且) D但知其一(只)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课后反思】我收获了: 不足的方面: 课后训练案1、本文选自,作者 是 代文学家。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棹小舟()曳铁钯()湮 ()啮() 溯流()臆断()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 )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 曳: )湮于沙上 (湮: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

5、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5、翻译下列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

6、道理的原句。 8【拓展升级】阅揠苗助长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我的启示: 【知识链接】附一文言文翻译技巧1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

7、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

8、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二课文译文参考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

9、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

10、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三、与课文主旨相关的故事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