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作者:林箐 王向荣发表:中国园林2005(6):16-24 评论(0) 打印景观文章景观中国 http:/paper.L摘 要: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的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 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的景观。这些景 观不仅是历史上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天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重要的依据和形式 的来源。关键字:风景园林;地域;研究;形式;乡村景观Regional Feature and Landscape FormsLIN Qing, WANG Xiang-rongAbstract: Regional fe
2、ature is the natural and culture characters of land in certain area. It consists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which formed by natural forces and the earthscape formed by mens living and production. This landscape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cause of traditional gardens but also the resources of forms in m
3、odern landscape design.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on; Study; Form; Rural Landscape文化,包括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以及特定人群对 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 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因此世界 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种文化及园林形式。1、地域特征与历史园林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园林的自然式传统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而西方的几何式园林形式, 至少 18世纪前的园林形式来源
4、于人的意识,来源于人工对自然的改造。实际上这有一个误 区,这种误区来自于中西方文化对自然的认识的不同。其实,无论东方、西方,园林都来自 于对自然的模仿,只是模仿的自然原型有所不同。园林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从园林的起源上来说,早期的园林实际上就是在人世间建造 人们所追求的“天堂”。这种地上的天堂并非完全由花园的建造者凭空杜撰,而是源自对当 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最美好的景色的模仿和抽象。怎样的景色是理想的呢?中国疆域广阔,有崇山峻岭、奇峰险洞、大江平湖,自然风光秀美,古代中国人心目中 最美好的景色是这些秀美的山川湖泽,他们把风景称为“山水”,体现了古代中国的自然观。 中国园林的起源就是从模仿这样的自然
5、景色开始的,这使得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的形式发展 了几千年(图 1)。可以说,中国的园林发展是从对原始自然的写实到写意的模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原始的自然景观是模仿的原型(图2)。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那里的自然环境远不如中国,雨水稀少, 没有大片森林,更无秀美的山川。不断泛滥的尼罗河带来的肥沃的冲积平原是富庶的象征, 只有在这片土地上经过耕种的农田和果园才是美好的。因此,古埃及的园林是从对农业景观 的模仿开始的(图 3)。古埃及最早的园林树木园、葡萄园和蔬菜园都是实用性花园, 展现的是经过耕种的农业景观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西方园林就是以几何式的形式开始 发展的。如果
6、我们按自然状况的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的大自然 (wild natural)、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cultivated natural),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中 西方园林在形式上的不同:中国园林源于对第一自然的模仿,而西方园林源于对第二自然的 模仿,两者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不过,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来自对自然 的模仿,或是纯自然,或是人类生产生活改造了的自然。因此,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的特征 地域特征,在园林起源的时期就是园林形式来源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类从采集、狩猎进入土地耕作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这时花园也随之产生了。最初 的园林,无论中西方,都
7、是实用性为主的。只不过在中国,园林很早就从以实用性为主的囿、 圃或沼转换为以观赏性为主的园林。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古代中国人选取了地域景观中天 然形成的一部分作为园林的原型。当然,由于中国人对于山水风景的欣赏,也会在这样的风 景环境中修建寺庙、道观、游览路和休息设施,这些人工构筑物连同自然山水一起,都成为 日后中国园林景观模仿的对象,使中国园林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风格。从历史上一直 到今天,农业景观从来没有对中国园林的面貌产生过实质的影响,只有在个别的园林中,为 了表明文人的清高之志或是出于帝王的猎奇,在园林中有过小面积的模仿农业景观的局部, 但都只是个别的案例。而西方的历史园林,在很长一
8、段时间内,都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兼而有之的。在古希腊和 古罗马时期,由于艺术的高度发展,园林的观赏性似乎强于实用性。但到中世纪,实用性在 花园中又占了主要地位。即使到了 19 世纪,许多花园仍然保留了相当程度的实用性的传统。 西方的园林,不仅是观赏和游憩的场所,很多情况下也是进行生产和园艺实验的场所。可以 说,西方园林发展的原型是农业景观,并且由于西方园林漫长的实用性的传统,其历史园林 一直与农业景观关系密切。历史上的园林都是与财富紧密相关的,花园总是分布在富裕的地区或区域的政治中心。 实际上,在农业社会中,财富是与土地、与农业联系在一起的,花园本身也是一种物质财富。 只有农业发达的地区,才可能有
9、大规模的花园建造活动。这些区域的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 境外,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农业景观。由于生产力低下,为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整齐划一 的耕地、一定的人工灌溉和道路系统,都必须最大限度地遵循自然的条件,所以农业景观也 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农业景观也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地区的人民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 己的风俗习惯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而农业用地是各个国家 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因此,经过漫长的积累,这种农业景观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区之间乡 村景观的不同,继而进一步造就了各个国家之间国土景观的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园林的历史和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有必要对
10、中国和西方农业生产 的方式的不同和由此产生的乡村景观的差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中国在人口与耕地比例紧张 的巨大压力下,农业生产走的是土地连种制的道路,通过精耕细作和增施有机肥料的办法来 维护土壤的肥力,耕种上消除了休耕,农田可以连种,甚至一年两种。农区的畜牧业是以圈 养为主,而牧区则多分布在农业生产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因此在中国的特定作物区,乡村景 观表现为整齐而色彩统一的农田景观。欧洲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中国的有很大不同。18 世纪以前,欧洲典型的农业是通过二圃 制或三圃制进行的休耕、轮作并兼有放牧的体系。即把土地分为两个区或三个区,分别种植 不同的作物,其中一个区为休耕地, 2年或3 年轮换循环一
11、次,以此来保护地力和土壤水分, 并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正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造就了欧洲典型的乡村景观:不同 的作物地、牧草地和休耕地块状地分布在土地上,面积不同,色彩各异,构成一张每年变化 的、却是井井有条的块面状的网络。在不同色彩构成的块状的结构中,分布着村庄和道路(图 4)。今天,农业生产的结构早已发生了变化,但休耕、轮作制仍是西欧大部分国家农业生产 的基本体系。看到这样的农业生产带来的乡村景观,我们就非常容易理解欧洲的园林了。 从本质上说,欧洲园林中的要素花坛、水渠、喷泉、整齐的树林、甚至风景园中的草地 树丛等,都来自农业景观。花坛是不同作物种植区的抽象,水渠和喷泉直接来自于农业灌
12、溉 的形式,整齐的树林是果园的再现,自然的草地则来自于牧场风光。农业景观和由此带来的 乡村景观的特征一直是西方人欣赏的对象和西方园林模仿的原型。这里面体现了中西方文化 对待农业的认识的差异,西方文化是把农业、园艺作为一种文化来欣赏的。无论英语、法语 还是德语,“ culture ”这个词不仅有“耕种”的意思,还兼有“文化”的含义,这里面恐怕 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在西方园林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园林的形式始终与当地的自然 和文化景观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中世纪近1000 年的漫长时期,园林主要是修道院和城堡中的庭院。由于修道院的生活 中,僧侣们所需要的物资几乎都由修道院内部生产,所
13、以造园的主要目的是实用而不是游乐 (图 5)。蔬菜园、草药园等经济性很强的花园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是花园的主要部 分。追求高产高效远比观赏性重要。花园最理想的形式自然是适合生产的形式,即一种特定 的农业景观。事实上由于精心的管理,花园里的作物产量比普通的农田更高。在近代,花园 甚至成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实验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花园,几乎是纯观赏性的了,花园内部不再有生产性的部分,但是建 造这些花园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乡村的恬淡生活和欣赏田园风光,因此花园建在视野较佳的山 坡上,形成了层层的台地,而周围是一派美丽的乡村景色。这样的花园的形式是由意大利特 有的自然地貌特点决定的,也是与乡村景观紧密联
14、系的(图6)。文艺复兴初期的法国园林深受意大利的影响,但是法国造园师们在接受意大利影响的同 时,也开始创造适应法国的地势、气候条件、民族风俗的园林。花园通常也采取台地式的, 但法国的地势远没有意大利的陡峭,因此台地更为宽阔,高差并不明显。花园在注重观赏性 的同时,常常保留了中世纪园林实用性的传统。当时法国最有名的花园有维兰德里城堡(Chateau de Villandry)和谢农索城堡(Chateau de Chenonceau),这两个花园在19世纪经 过了大范围的扩建,在花园中都有果树园和蔬菜园(图7、8)。17世纪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是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许多特点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15、。虽然花园不再是眺望田园风光的场所,但是花园的建造本身就是结合了法国丘陵地 的自然特征,并利用轴线将周围的自然元素如天空、森林、河流景观引入园林之中。凡尔赛 园林中也有与农业有关的景观,如国王菜园(Potager du Roi)(图9),至今保留完好,并且 还出售蔬菜。法国园林的实用性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18 世纪,欧洲园林的风格从英国开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从规则式的园林转变 成了完全自然的风景园,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思想上的,文化审美上的,但是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此时英国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 世纪末,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城乡毛纺工业的发展,英国对羊毛的需求不断 增
16、加,需要有更多的牧场来饲养羊群。而三圃制或在同时期产生的四圃制的土地利用方式无 法提高牧草的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的圈地运动变成了合法的大规模的运动,大面 积的土地被人用栅栏一片片地圈起来,种植牧草和其他作物,英格兰的典型的乡村景观随之 也由原来三圃制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的几何块状的大地景观变成了自然的牧场风光(图10)。 欧洲园林历来都是以农业风光、乡村景色为参照的模本,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此时自然风景园 的产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当然风景园的产生还有相当多的原因,但地域景观的变化是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英国的风景园起源于对牧场风光的模仿,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牧场的作用。大多 数风景园面积很大,作为家族的领地,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的双重功能。著名的斯陀园(Stowe)、布伦海姆园(Blenheim)(图11、12)和斯托海德(Stourhead)(图13)中都有 放牧的区域,并且时至今日仍然在放牧。在18 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