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5951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晨曦-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姓 名:王晨曦学 院:法学院 系: 专 业:法学 年 级:2007级学 号:13620078100236任课教师:庄国土2011年6月7日华人华侨、华文出版与中国软实力内容摘要 文化影响力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外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乃是通过出版物的发行。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兴盛无疑是我国宣传自己,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契机。但是在“国学热”的浪潮中,作为海外华文出版物主要受众的华人华侨如何在华文出版方面积极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从华人华侨与海外华文出版的角度出发,探讨华人华侨对华文出版发展的影响,以期

2、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关键词 华人华侨 华文出版 软实力目录一、软实力与出版软实力1(一)软实力概念的提出1(二)出版软实力概念的核心与本质1二、华文图书市场1(一)东南亚的华文图书市场2(二)华文书业的新“蓝海”:非洲31.本土图书32.引进图书4(三)北美洲的华文图书市场4(四)香港与澳门的华文图书市场4三、华人华侨与华文出版5(一)主要读者群5(二)海外华人创作的华文图书6四、促进华文出版,提升我国软实力7(一)减少阅读困难7(二)扩大出版自由度8一、软实力与出版软实力(一)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多认为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不过

3、他最初提出的是“软力量”,不是“软实力”。但他承认“软力量”是“软实力”的一种形式,我们也可作为“软实力”概念的来源与出处。他认为,“软实力”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慑、武力报复、经济制裁等手段。俺认为,软实力的来源一是文化,分阳春白雪型和通俗文化型;二是政治价值观;三是外交政策。此外,他还强调其核心在于一国的文化和价值的影响力。(二)出版软实力概念的核心与本质通过上述对软实力概念的分析,显然,出版软实力主要和首先不是指载体和介质的质地与样式,虽然它必须借助不同的载体和介质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出版软实力主要和首先是指其内容是否具有渗透力、影响力乃至穿透力;能否感染

4、人、熏陶人、提升人和发展人。这就是内容为王、品牌无限的道理。推而论之,深而究之,编、印、发三大环节孕育的书、报、刊、声、光、点六大领域,不管其形式如何五光十色、纷纭绚丽,不管其能否为人们所认可、所接受、所购买、所阅读,最终还是取决于其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渗透力乃至穿透力,取决于艺术出版物是否具有真实的灵性,文学出版物是否具有真实的感性,哲学出版物是否具有深邃的悟性,史学出版物是否具有历史的本性,科技、科普出版物是否具有真实科学的理性,伦理出版物是否具有高尚的德性等等。而内容是否真实地具备了上述的品格,往上追溯,又编辑出版人的文化理性的修炼程度。二、华文图书市场随着华文出版物范围的逐渐扩大,现

5、今华文出版物几乎可以说的上是覆盖到全球的大部分国家,这其中既包括了与我们有着相似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也包括了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的西方国家;既包括了诸如美国等北美洲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了非洲的各个发展中国家。但基于各地文化、经济的差异和各地华人华侨数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华文出版在各地也有着不同的状况。(一)东南亚的华文图书市场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以华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国家,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但仍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华文的普及率和适用率仍然很低,华文出版无论从品种上还是规模上都很有限。现在年出版华文图书约在100种左右,销售约在500600万美元; 新加坡华文出版业,出版参考2

6、006年3月上旬刊对于华文出版社的前景,一些出版社深具信心,另一些则认为这波看似热闹的华文热潮,无实质作用。 张曦娜:新加坡华文出版看好,出版参考2003年2月下旬刊但总体而言,华文的风行,给华文出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华文书的市场潜力也越来越被看好。马来西亚是目前海外华文出版报刊种类做多的国家,报刊种类达30多种。目前,华文图书市场约在15002000万美元。 马来西亚华文出版业,出版参考2006年3月上旬刊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鞥多,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马来西亚的华文出版,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被喻为“海外华人一朵奇葩”的大众书局于2006年3月10日至19日在新加

7、坡承办第一届“海外华人书市”,随后的5月27日至6月4日,又移师马来西亚继续进行,旨在为华文书籍和华文文化拓展出一个稳定发展和交流平台, 汉语的声音在全球越来越响,http:/凸显了“弘扬中华文化精粹,开拓海外图书市场”的宗旨,在华文图书市场掀起了一波热潮,引爆了无限商机。“书市”期间,每天还有多达710项的活动,如讲座、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签名售书、交流会及论坛等。各类艺术表演、烹调示范、健康咨询等活动,也吸引了许多观众。“书市”盛况空前,情景确实感人,堪称爱书人的节日。在这些活动中,“风云巨变中谈华人文化华人文化的蜕变与传承”国家论坛最为引人注目。这次论坛邀请了两岸五地的代表,围绕“华人文

8、化的蜕变与传承”做主题演讲。显示了这一届书市独特的魅力:即在做好华文图书市场的同时大力宣传华人文化和探讨华文出版出路。这次书展被冠以“首届”,就意味着今后每年都将会继续办下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和美好的前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个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且具有无限发展潜力。(二)华文书业的新“蓝海”:非洲近年来,中非文化交流日益升温,民间层面的除了艺术、体育等交流外,还有一种

9、书业交流正悄然升起。在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的背景下,广阔的非洲如今拥有较为可观的出版资源和读者市场,华文书业挺进非洲成为可能也显得有所必要。但是,由于文化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书籍直接进入非洲的仍然较少,目前与非洲的图书交流多限于国内外对非洲风土的介绍。但并不能说这对于华文书籍在非洲的出版毫无意义,只有真正的使国内作家了解并且对非洲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华文图书在非洲的传播。1.本土图书说到台湾作家三毛无人不知,其撒哈拉的故事把把遥远的非洲跟自身结合起来,让华文读者首次大范围地感受到了些许非洲印象。同时,神秘的非洲给内地的童书提供了一大题材,许多少儿历险故事以“非洲历险”为内容或者特意加上了

10、一段,如非洲历险记、艾米游世界(非洲篇)等。随着中非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开始在非洲这块热土上寻觅商机,一些指导人们前往非洲“掘金”的图书应运而生。例如世界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到非洲创业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兴市场、加入WTO与全球商务实践与南非做生意、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等。 中国图书市场掀起“非洲热”,http:/搜索一下亚马逊中国网和当当网,大多数非洲题材的成人书属于旅游类、历史类,总体还处在一个浅层次的描述状态,至于比较深入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有待进一步挖掘。2.引进图书一些非洲作家的图书已经被翻译成中文进入中国市场。与非洲版权贸易比较多的出版社除世界知识

11、出版社之类的专业社外,还有三类出版社比较突出,一是少儿社,二是大学社,三是城市社。少儿社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等。这些少儿社出版了不少非洲题材的少儿书,受到了内地儿童读者的欢迎。其中明天出版社的猩猩马基拉非洲之旅,一直排在少儿读物畅销书的行列。大学社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南非作家科林雷迪的青春记事簿系列作品,2007年出版了非洲的民主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为了一个更好的几内亚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非洲政府与政治、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等。另外,北大张颐武教授还将尼日利亚作家奇诺瓦阿切比的崩溃翻译成中文。城市社主要有重庆出版社,出

12、版了钦努阿阿契贝的作品,如荒原蚁丘、瓦解、人民公仆等。除小说外,重庆社还出版了一套“非洲艺术系”丛书,总共七卷,涉及尼日利亚、喀麦隆、坦桑尼亚等十几个国家。(三)北美洲的华文图书市场北美的华文图书市场消费者主要有四类人。第一类是懂中文的华人,第二类是华人聚居地区的图书馆,第三类是大学、研究机构、某些政府部门的图书馆,第四类是懂中文的西方人。在这四类消费者之中,以懂中文的重任这一部分顾客消费最大,要占到七八成的营业额。在经营海外市场的时候,如果不能首先抓住店销这一块,无疑是舍本逐末。(四)香港与澳门的华文图书市场香港是世界华文出版业的三大基地之一。目前,香港有300多家出版社、600多家杂志社、

13、50多家报社。香港是世界金融、贸易和资源中心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特殊的出版文化信息也可以四通八达。香港本土是一个国际市场,香港的中文出版社与国际出版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众多的外国出版公司的分支机构,中文与外文出版共存,共同竞争,这是其最大的特点。由于贸易的自由化,使得香港出版业生存能力极强,出版经营也十分规范。香港的图书出版业包括中文和英文两大部分,英文图书出版种类大于中文。过去10多年的年平均出版图书中,英文图书占总数的40%60%,中文占总数的30%40%,两者之比约为2:1.香港中文出版业近20年蓬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香港出版业开始进入电子出版时代,出现了多家电子

14、出版公司。90年代中期起,网络出版与网络书店开始发展,出版与网络的结合日益密切。香港目前中外文图书的年图书贸易额总数爱5亿6亿美元。华文图书市场,每年约有2万种来自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新书上市,其中内地图书约占5成,台湾图书占34成,香港图书占不到2成。内地版图书进入数量虽多,但是销售量不大。澳门由于人少地狭等原因,出版业发展极其有限,无论是出版社数量还是出版规模都不大。三、华人华侨与华文出版(一)主要读者群有学者称,世界范围内的海外华人网络是网络经济亚洲版本的一个例证。虽然美国的趋势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他不无夸张地说“海外华人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圈”,但却是有大约6000万的华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60

15、个国家中。这些人90%以上是居住国的公民。 英弗兰克于耳根里希特:亚洲的重生,马家敏编,傅克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华人华侨从事的事业早已跳出洗衣、餐馆、杂货、制衣等传统行业,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甚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活跃政坛的政党要人。尤其是中国建国后漂洋过海的新移民们,他们生长在比以前更强大和统一的国家,与他们以讲地方方言为主、几乎没有国家主义的移民前辈相比,这波移民学历层次普遍比较高,将普通话,并且对中国更具有认同感。他们的往来超越了国家和大陆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构筑了一个信息和合作网络,也为华文出版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对于久居异国的华人华侨来说,虽然相当一部分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语言已经本土化,但华文书籍仍然承载着他们的历史记忆、精神家园和传统习俗,及其重要的是,华文书籍往往成为他们创造力的源泉。因此,他们是华文出版物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